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扫墓望丧

扫墓望丧

文选》卷五四唐李善注引《汉书》说:“严延年迁河南太守,其母从东海来,欲从延年腊(腊,祭名,在每年十二月举行,腊祭之日为腊日。汉时以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为腊日,这一天举行的祭祀活动叫正腊)。到洛阳,适见报囚(报囚,判决罪犯)。母大惊(以为将腊祭逢凶不吉,杀戮过多,故惊)。毕正腊已,谓延年曰:‘天道神明,人不可独杀。我不自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。行矣,去女(汝,你;去,离开)东归,扫除墓地耳。’后岁余,果败。”

汉时严延年的母亲,到洛阳探子并准备腊祭,不巧正碰上处决犯人,她认为腊祭逢凶不吉利,故回到东海故乡去扫除墓地,等待灾难降临。

后因以“扫墓望丧”用指预见祸及家败。《文选》卷五四梁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“且于公高门以待封,严母扫墓以望丧。”


偏正 扫除墓地,以等待人死入葬。谓酷吏必有恶报,指日可待。据《汉书·酷吏传·严延年》载,严延年迁河南太守,用刑刻急。其母从东海来,欲从延年腊,到洛阳,适见奏报行决囚人,母大惊,谓延年:“天道神明,人不可独杀。我不意当老见壮子被刑戮也! 行矣,去女东归,扫除墓地耳。”后岁余,延年果败。《隋书·隐逸传·李士谦》:“积善余庆,积恶余殃,高门待封,~,岂非休咎之应邪?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酷吏。→高门待封 恶有恶报 恶贯满盈恶积祸盈 ↔善有善报


【词语扫墓望丧】  成语:扫墓望丧汉语词典:扫墓望丧

猜你喜欢

  • 王凌呼庙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王凌传》:“王凌字彦云,太原祁人也。……(王)凌、(令狐)愚密协计,谓齐王不任天位,楚王彪长而才,欲迎立彪都许昌。……(司马)宣王将中军乘水道讨凌,……凌自知势穷,乃乘船单出迎宣王,…

  • 枇杷门巷

    源见“女校书”。称妓女所居。柳亚子《玉娇曲为钝根赋》:“枇杷门巷受恩身,好作桃源暂避秦。”偏正 指妓女居住的地方。语本唐·王建《寄蜀中薛涛校书》:“万里桥边女校书,枇杷巷里闭门居。”薛涛是唐代名妓。田

  • 蓼莪废讲

    《诗.小雅.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。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……欲报之德,昊天罔极。”毛传:“民人劳苦,孝子不得终养尔。”郑玄笺:“恨不得终养父母,报其生长己之苦。”又《晋书.王裒传》:“〔裒〕痛父非

  • 埋剑

    源见“丰城剑气”。指被埋没、不得彰显。唐沈佺期《移禁司刑》诗:“埋剑谁当辨,偷金以自诬。”也喻人亡。宋梅尧臣《谢宾客挽歌》之一:“望气悲埋剑,临风叹逝波。”【词语埋剑】   汉语大词典:埋剑

  • 国能

    技能精熟,居一国之首。《庄子.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寿陵:燕国邑名。邯郸:赵国国都。余子:指弱龄未壮的人。匍匐。以手伏地而行。【词语国能

  • 山矾

    宋黄庭坚《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欣然会心为之作咏》:“含香体素欲倾城,山矾是弟梅是兄。”山矾本无名野花,黄庭坚为之命名并咏之,后因以“山矾”代指弟弟。清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三〇七:“黄梅淡冶山矾靓,犹及

  • 贾氏如皋

    源见“如皋射雉”。谓以才艺博得心爱人的欢心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孟阳掷瓦,贾氏如皋。”

  • 社稷主

    源见“社稷”。指邦国之主。《老子》:“受国之垢,是谓社稷主;受国不祥,是为天下王。”【词语社稷主】   汉语大词典:社稷主

  • 吴市卒

    源见“吴市隐”。借指隐士。清顾炎武《赠万举人寿祺》诗:“尚念吴市卒,空山吊魍魉。”

  • 五谷熟而民人育

    谷物成熟可以养育百姓。语出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“后稷教民稼穑,树艺五谷,五谷熟而民人育。”宋.李攸《宋朝事实》卷五:“政和四年十一月十四日南郊赦文:‘上穹孚佑,列圣垂休。甘露降而风雨时,五谷熟而民人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