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河阳一县花”。唐卢纶《中书舍人李座上送颍阳徐少府》诗:“颍阳春色似河阳,一望繁花一县香。”
同“南阳高卧”。唐韩偓《寄隐者》诗:“渭滨晦迹南阳卧,若比吾徒更寂寥。”
源见“吴下阿蒙”。比喻旧面貌、旧事物。宋魏了翁《柳梢青.小圃牡丹盛开旧朋毕至》词:“别来三日东风,已非复、吴中阿蒙。”
同“九方皋”。清冯应榴《哭陆朗夫中丞前辈八十韵》:“固知千里足,必遇九方歅。”
《书.益稷》:“娶于涂山,辛壬癸甲。”孔传:“〔夏禹〕辛日娶妻,至于甲日,复往治水,不以私害公。”后因以“辛壬癸甲”谓一心为公,不计私人利益。清邹容《涂山》诗:“辛壬癸甲今何有?且向东门牵黄狗。”并列
织绵:五彩丝织品。比喻妙辞佳句。窦滔之妻苏氏,名蕙,字若阑,始平(今陕西省兴平东南)人,善写文章。窦滔在苻坚时为秦州刺史,远离家乡,苏蕙非常想念他,作了一篇回文写在织锦上,并配以图画,赠给远方的窦滔。
《晋书.王戎传.附王衍》:“泰始八年,诏举奇才可以安边者,衍初好论从横之术,故尚书卢钦举为辽东太守。不就,於是口不论世事,唯雅咏玄虚而已。尝因宴集,为族人所怒,举樏(léi扁榼也)掷其面。衍初无言,引
哲:明智。帝:指唐尧。 能识别人的智愚好坏,才算明智,这一点就连帝尧也难做到。 表示知人之不易。语出《书.皋陶谟》:“皋陶曰:‘都,在知人,在安民。’禹曰:‘吁,咸若时,惟帝其难之。知人则哲,能官
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指男女欢会之所。唐李白《寄远》诗之四:“相思不惜梦,日夜向阳台。”宋无名氏《卜算子.姓彭》词:“结裹风流倬底郎,直入阳台去。”【词语阳台】 汉语大词典:阳台
《史记.韩信传》:“信亡走匈奴。”“高皇帝居晋阳,使人视冒顿,还报曰‘可击’。上遂至平城。上出白登,匈奴骑围上,上乃使人厚遗阏氏。……居七日,胡骑稍引去。时天大雾,汉使人往来,胡不觉。”汉.刘邦追击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