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怙恶不悛

怙恶不悛

原作“长恶不悛”。形容一贯作恶,不肯悔改。公元前720年,郑庄公以与周王室发生战争而要求和陈国和好。陈桓公予以拒绝。执政大夫公子佗劝他,亲近贤人,和睦邻国,是国家的珍宝。您应该答应郑国的和好要求。陈桓公终未采纳。左丘明评论这一事件说:“好事不可丢弃,坏事不能使之滋长,这就是说的陈桓公啊!”他“长恶不悛”,结果会自取其害。公元前717年,郑庄公派兵攻打陈国,陈国吃了大败仗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往岁,郑伯请成于陈,陈侯不许。五父谏曰:‘亲仁善邻,国之宝也。君其许郑。’陈侯曰:‘宋、卫实难,郑何能为。’遂不许。君子曰:‘善不可失,恶不可长,其陈桓公之谓乎。长恶不悛,从自及也,虽欲救之,其将能乎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·宋范晔《后汉书·朱穆传》:“讳恶不悛,卒至亡灭。” 元·托托《宋史·王化基传》:“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,其或怙恶不悛,恃远肆毒,小民罹殃,卒莫上诉。”


连动 悛,悔改。坚持行恶,不思改悔。《宋史·王化基传》:“若授以远方牧民之官,其或~,恃远肆毒,小民罹殃,卒莫上诉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形容人的劣行。→怙过不悛 ↔洗心革面 闻过则喜。也作“怙恶不改”。


【词语怙恶不悛】  成语:怙恶不悛汉语词典:怙恶不悛

猜你喜欢

  • 日下无双

    《南史.伏挺传》:“(挺)博学有才思,为五言诗,善效谢康乐体。父友乐安、任昉深相叹异,常曰:‘此子日下无双。’”日下,指京城。“日下无双”谓京城没有第二个,极言其才华出众。后因用为称道人有异才之典。宋

  • 空谷驹

    同“空谷白驹”。元 牟?《和赵子俊秋日闲居》诗之一:“若或絷维之,愧彼空谷驹。”

  • 尊隗

    源见“黄金台”。谓招揽贤良。唐李商隐《五言四十韵》:“故事曾尊隗,前修有荐雄。”清张式《燕昭王筑黄金台赋》:“欲罗天下之彦,总海内之英,爱筑台于国,以尊隗为名。”

  • 毛龟

    南朝 梁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龟,千年生毛。龟,寿五千年谓之神龟,万年曰灵龟。”后因以“毛龟”为长寿的象征。唐白居易《喜老自嘲》诗:“毛龟蓍下老,蝙蝠鼠中仙。”【词语毛龟】   汉语大词典:毛龟

  • 下士闻道大笑之

    下士:下愚的人。 下士听人讲“道”,哈哈大笑。 指道理玄妙,不被人理解。语出《老子》四一章:“上士闻道,勤而行之;中士闻道,若存若亡;下士闻道,大笑之。”《史记.酷吏列传.序》:“言道德者,溺其职

  • 坐针毡

    同“如坐针毡”。鲁迅《彷徨.弟兄》:“他坐着,却似乎所坐的是针毡。”

  • 铜琶铁板

    宋.俞文豹《吹剑续录》:“东坡(注:苏轼的号)在玉堂(注:翰林院),有幕士善讴,因问:‘我词比柳词(注:柳永的词)何如?’对曰:‘柳郎中词,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,唱杨柳岸晓风残月;学士词,须关西

  • 七十子

    指孔子弟子中才德出众者。七十,是举成数而言。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以德服人者,中心悦而诚服也,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。”或作七十二人。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:“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,盖三千焉,身通六艺者七十有

  • 修文偃武

    谓修明文教,停止战备。《隋书·杨素传》: “我有隋之御天下也,于今二十有四年,虽复外夷侵叛,而内难不作,修文偃武,四海晏然。” 参见:○归马放牛见“偃武修文”。偃,放下、停止。《警世通言》卷21:“隐

  • 龙举云兴

    同“龙兴云属”。《东观汉纪.光武皇帝纪》:“帝既有仁圣之明,气势形体,天然之姿,固非人之敌,翕然龙举云兴,三雨而济,天下荡荡,人无能名焉。”见“龙兴云属”。《东观汉记·光武皇帝纪》:“帝既有仁圣之明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