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志公赏麒麟

志公赏麒麟

志公:宝志上人,六朝名僧。又称宝公。麒麟:传说中的神兽,古人以它象征吉祥。徐陵(507-583年)字孝穆,东海郯(tán谈)(今山东郯城人)。梁时,任东宫学士(官名,负责典礼、编纂、撰述等)、尚书度支郎(官名,负责财政收支)等职。入陈历任尚书左仆射(yè夜)、丹阳尹、中书监等职。又是陈文学家。写作不拘旧体式,独创新文风,被誉为一代文宗,为后世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。传说徐陵4岁时,家人带他拜见宝志上人,宝志很赏识他,用手摩着他的头顶赞美说:“这是天上的石麒麟啊。”后世以此喻指有才之士得到赏识。

【出典】:

陈书》卷26《徐陵传》325页:“(徐陵)母藏氏,尝梦五色云化而为凤,集左肩上,已而诞陵焉。时宝志上人者,世称其有道,陵年数岁,家人携以候之,宝志手摩其顶,曰‘天上石麒麟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李山甫《赴举别所知》:“黄祖不怜鹦鹉客,志公偏赏麟麟儿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巴歌

    同“巴人下里”。唐钱起《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》诗:“定笑《巴歌》拙,还参丽曲馀。”唐李群玉《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丘投员外从公虞》诗:“《巴歌》掩《白雪》,鲍肆埋兰芳。”

  • 更筹

    古代计时的漏壶中的浮标,用于夜间计时,一夜凡五更。《新唐书.百官志一》:“凡奏事,遣官送之,昼题时刻,夜题更筹。”【词语更筹】   汉语大词典:更筹

  • 传火

    源见“五侯传烛”。古代寒食节禁烟后重行举火,宫中取烛火以赐近臣,表示恩宠。后用为寒食节之典。明 叶弥广《雨中清明》诗:“风俗久虚传火事,郊原又负踏清行。”【词语传火】   汉语大词典:传火

  • 荆卿之歌

    同“荆卿歌”。宋陆游《东屯高斋记》:“嗟呼,辞之悲乃至是乎!荆卿之歌,阮嗣宗之哭,不回于此矣!”

  • 品竹弹丝

    又作“品竹调弦”。吹弹乐器。明代丹丘生(朱权)《荆钗记》:“欢宴乐人,只应品竹弹丝敲象板。”《水浒传》第六十九回:“董平心灵机巧,三教九流,无所不通,品竹调弦,无有不会。”并列 竹,指管乐器。丝,指弦

  • 杜宇

    源见“望帝啼鹃”。指杜鹃鸟。唐李商隐《井络》诗:“堪叹故君成杜宇,可能蜀主是真龙?”【词语杜宇】   汉语大词典:杜宇

  • 三而竭

    源见“一鼓作气”。指气力衰竭。宋范成大《亲临招集强往便归》诗:“气衰况复三而竭,心赏尤于四者难。”

  • 季子诺

    源见“季札挂剑”。指对友朋重信义。清唐孙华《雪中会钱再亭京兆葬》诗:“宝剑终虚季子诺,輀车似待巨卿前。”

  • 倒悬之急

    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当今之世,万乘之国行仁政,民之悦之,犹解倒悬也。”倒悬指将人缚住两足头朝下、脚朝上地倒着悬挂起来。后以倒悬之急比喻处境极其困苦危急。亦作“倒悬之危”、“倒悬之苦”、“倒悬之患”。

  • 螟蛉子

    源见“螟蛉”。养子,过继儿子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三回目:“张员外义抚螟蛉子,包龙图智赚合同文。”清 杨懋建《京城杂录.辛壬癸甲录》:“桂喜,居松秀堂,杨宝林螟蛉子也。”亦比喻有承继关系的事物。《人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