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徙宅忘妻

徙宅忘妻

孔子家语.贤君》:“(鲁)哀公问于孔子曰:‘寡人闻忘之甚者,徙宅而忘其妻,有诸?’孔子对曰:‘此犹未甚者也。甚者乃忘其身。’公曰:‘可得而闻乎?’孔子曰:‘昔者夏桀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,忘其圣祖之道,坏其典法,废其世祀,荒于淫乐,耽缅于酒。佞臣谄谀,窥导其心;忠士折口(折口,即杜口,闭口不言),逃罪不言。天下诛桀而有(占有,得到)其国:此谓忘其身之甚矣!’”

“徙宅忘妻”是一则古代寓言故事。说的是:春秋时鲁哀公听说一个人搬迁住宅后,竟然把妻子忘记了。他问孔夫子,有没有这样的事。孔子为了论政,便借题发挥说,还有比忘妻更严重的啊!比如夏桀,他荒淫无道,暴戾恣睢,终至社稷倾颓,身败名裂:这就是连自身也忘掉了的例子。

后因以此比喻“健忘”,或以“忘身”比喻忘掉自己,这里用贬义。唐.罗隐《香诗》:“贪作馨香忘却身。”


并列 搬了家,却忘记带妻子。比喻荒唐不经。也比喻人健忘。语本《孔子家语·贤君》:“鲁哀公问于孔子曰:‘寡人闻忘之甚者,徙宅而忘其妻,有诸?’孔子对曰:‘又有甚者,桀纣乃忘其身。’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形容粗心、健忘。


【词语徙宅忘妻】  成语:徙宅忘妻汉语词典:徙宅忘妻

猜你喜欢

  • 望西陵

    参见:望铜台

  • 青镜孤鸾

    同“青鸾孤影”。明郑若庸《玉玦记.送行》:“青镜孤鸾愁舞影,书封雁足难凭。”

  • 地下修文郎

    同“地下修文”。宋陆游《赠论命周云秀才》诗:“地下不作修文郎,天上亦为京兆尹。”见“地下修文”。【典源】 《太平御览》 卷八八三引晋·王隐《晋书》:“ (苏) 韶言:‘天上及地下事,亦不能悉知也。颜渊

  • 吹竽已滥

    源见“滥竽充数”。比喻冒充凑数的现象已很普遍。元马端临《〈文献通考〉序》:“吹竽已滥,汲绠不修,岂复敢以斯文自诡?”

  • 鸡林价贵

    同“鸡林诗价”。吴蘂先《新水令.吴芝瑛夫人荣哀录题辞》套曲:“想当年几卷冰绡,珠玉挥毫,五岳摇。万古云霄,鸡林价贵,凤阁名高。”

  • 向平愿了

    东汉向平,于子女婚嫁之事已毕后,即不问家事,外出游五岳名山,不知所终。事见《后汉书.逸民.向平传》。唐代白居易《闲吟赠皇甫郎中亲家翁》:“早为良友非交势,晚接嘉姻不失亲。最喜两家婚嫁毕,一时抽得向平身

  • 怀椠

    源见“怀铅提椠”。借指文事。宋朱松《李似表启告归晋陵》诗:“蓬渚倦怀椠,云台归借筹。”

  • 孤注一掷

    注:赌注。赌博者将要输光时,将所有的钱一并押上。此典为宋真宗时,参知政事王钦若以澶渊之盟谗害寇准事。寇准(961-1023年)华州下邽(guī归,陕西省渭南县)人,字平仲。太平兴国进士。淳化五年(99

  • 訏俞

    《书.尧典》:“放齐曰:‘胤子朱启明。’帝曰:‘吁!嚚讼,可乎?’……师锡帝曰:‘有鳏在下,曰虞舜。’帝曰:‘俞,予闻。如何?’”孔传:“吁,疑怪之词……俞,然也,然其所举。”訏,同“吁”,叹词。后因

  • 一旦一夕

    同“一朝一夕”。《史记.太史公自序》:“臣弑君,子弑父,非一旦一夕之故也,其渐久矣。”清 王夫之《读通鉴论.三国》:“故魏之亡,亡于孟德偏爱植而植思夺嫡之日。兄弟相猜,拱手以授之他人,非一旦一夕之故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