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:老子哲学上的一个中心观念。指一切存在的根源,这个形而上的实存之道,是超越时空,永恒不变,不可言说的。常:恒。 可以用言词表达的“道”,不是永恒的“道”,可以说得出来的“名”,不是永恒的“名”。语
《后汉书.郭泰传》附孟敏事:“孟敏字叔达,钜鹿杨氏人也。客居太原。荷甑堕地,不顾而去。林宗(郭泰字)见而问其意。对曰:‘甑已破矣,视之何益?’林宗以此异之,因劝令游学。”甑,古代用来煮饭的一种陶器。孟
同“杯酒劝长星”。宋方岳《哨遍.问月》:“月亦老乎,劝尔一杯,听说平生事。”
源见“子牟恋魏阙”。指离开朝廷。唐李白《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》诗:“空持钓鳌心,从此谢魏阙。”
见〔忧人之忧,乐人之乐〕。
源见“渭滨垂钓”。指吕尚。唐李白《效古》诗之一:“早达胜晚遇,羞比垂钓翁。”【词语垂钓翁】 汉语大词典:垂钓翁
《世说新语.识鉴》:“谢公在东山畜妓,简文曰:‘安石必出,既与人同乐,亦不得不与人同忧。’”南朝.梁.刘孝标注:“宋明帝《文章志》曰:‘安纵心事外,疏略常节,每畜女妓,携持游肆也。’”东晋.谢安游乐会
《孔子家语.辩政》载:春秋时,子路治蒲三年,有政绩,孔子入其境,三称其善。《后汉书.卓茂传》载:卓茂为密令数年,教化大行,道不拾遗。后将二事合一,用“蒲密”喻指教化盛行的地方。晋陆机《演连珠》之三二:
谓《易》之神妙足以知道将来变化之理,其智慧足以储藏既往的知识经验。 表示深晓未来及过去之事。语出《易.系辞上》;“神以知来,知以藏往。”北周.王褒《四渎祠碑铭》:“河鱼送迎,江妃来往。水开通迹,山临
《国语.越语上》:“夫虽无四方之忧,然谋臣与爪牙之士,不可不养而择也。”“爪牙之士”指勇敢威武的卫士或得力的助手。后因以“爪牙之士”为卫士或助手的典故。唐.元稹《宋常春等内仆局令》:“盖所以将我腹心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