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得意忘形

得意忘形

形:形态,高兴得失去常态。后也用来讥讽过分得意的狂妄之徒。典出晋人阮籍事迹。阮籍(210-263年),字嗣宗,陈留尉氏(今河南开封)人。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、思想家。曾为步兵校尉,故世称之为“阮步兵”,时司马氏集团掌权,阮籍不满司马家族的统治,常以醉酒和发疯般的怪异举止来躲避荐举。他有时闭门看书,累月不出家门;有时游山玩水,经日忘归。和嵇康、山涛、向秀等六人意趣相投,经常在竹林中清谈、狂饮、赋诗、弹琴,时而放声大笑,时而痛哭流涕,世人称为“竹林七贤”。阮籍博览群书,尤好老庄,嗜酒,好放声长啸,善于弹琴。当他得意高兴的时候,忽然间就会失去常态,时人大多当他是疯子,而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。

【出典】:

晋书》卷49《阮籍传》1359页:“博览群籍,尤好庄老。嗜酒能啸,善弹琴。当其得意,忽忘形骸。时人多谓之痴,……”

【例句】:

元·鲜于必仁《折桂令·画》:“韦偃去丹青自少,郭熙亡紫翠谁描,手挂掌坳,得意忘形,眼兴迢遥。” 茅盾《回忆之类》:“庙是不曾动过,菩萨却换过多次。而只认庙不问什么菩萨的‘可敬的人物’也纷纷逐逐,服装一套套变换,忙得太可爱,得意忘形得太可怜。”


述补 非常得意,以致举止失常。语本《庄子·山木》:“螳螂执翳而搏之,见得而忘其形。”向本贵《盘龙埠》:“有文哥,我觉得,你如今有钱了,都有些~了。”△贬义。用于描写人之形态。→忘乎所以 得意洋洋 沾沾自喜 顾盼自雄 忘乎其形 ↔灰心丧气 垂头丧气 失意惝悦心灰意懒 乐而不淫 谦虚谨慎


【词语得意忘形】  成语:得意忘形汉语词典:得意忘形

猜你喜欢

  • 春月柳

    南朝.宋.刘义庆撰《世说新语.容止》:“有人叹(赞叹)王恭(字孝伯,晋孝武帝时为前将军,曾任兖、青二州刺史。性情伉直,因正色直言得罪了会稽王司马道子,后以讨王愉兵败被杀)形茂(茂,此指美盛)者云:‘濯

  • 有无相生

    《老子.第二章》:“故有无相生,难易相成,长短相形,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相随。”“有”与“无”是老子使用的两个基本哲学概念。“有”指事物的存在,“无”指事物的不存在。老子认为,有有才生无,有无才生

  • 慎终追远

    《论语.学而》:“曾子曰:‘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’”三国魏何晏《论语集解》:‘‘孔(安国)曰:慎终者丧尽其哀,追远者祭尽其敬。”意思是对父母的丧事,要办得谨慎合理;祖先虽远要虔诚地祭祀。并列 终,指

  • 骊颔珠

    同“骊珠”。宋梅尧臣《和杨直讲夹竹花图》:“装成如得骊颔珠,谁能更问龙牙轴?”

  • 智者千虑,或有一失

    见“智者千虑,必有一失”。【词语智者千虑,或有一失】  成语:智者千虑,或有一失汉语大词典:智者千虑,或有一失

  • 乐石

    《古文苑.李斯〈峄山刻石文〉》:“今皇帝壹家天下,兵不复起……群臣颂略,刻此乐石,以著经纪。”章樵注:“石之精坚堪为乐器者,如泗滨浮磬之类。”原指可制乐器的石料,后以之泛指碑石或碑碣。唐柳宗元《故殿中

  • 柳老悲桓

    源见“桓公柳”。谓人老感叹年华易逝。宋姜夔《永遇乐.次韵辛克清先生》词:“柳老悲桓,松高对阮,未办为邻地。”并列 看到柳树老了,桓温悲伤感慨。据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载,桓温北征,经金城,见

  • 好大喜功

    一心想做大事,立大功。古代多指帝王轻动干戈,夸张武功。宋代罗泌《路史.前纪》四:“昔者汉之武帝,好大而喜功。”后人多用来形容作事大手大脚,以求夸大其成绩的浮夸作风。并列 喜好干大事,建功立业。《新唐书

  • 雷霆之怒

    雷霆:疾雷,霹雳。象打暴雷那样的恼怒。形容突然爆发的盛怒。公元232年,魏辽东太守公孙渊遣使南通孙权,后又反覆而斩东吴使者。孙权大怒,意欲亲征。陆逊上书说:“公孙渊凭险恃固,拘留我使臣,实为可恨,令陛

  • 坐针毡

    同“如坐针毡”。鲁迅《彷徨.弟兄》:“他坐着,却似乎所坐的是针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