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张冠李戴

张冠李戴

比喻名实不符或误此为彼,而弄错了对象。明代田艺蘅《留青日札》卷二十二“张公帽赋”:“谚云:‘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。’有人作赋云:‘物各有主,貌贵相宜;窃张公之帽也,假李老而戴之,’”


主谓 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。比喻弄错了对象或事实。柳建伟《苍茫冬日》:“岁月流得记忆都断断续续的,就弄出了一些~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发生错误判断方面。


解释冠:帽子。把姓张之人的帽子戴到姓李之人的头上。比喻认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。

出处明·钱希言《戏瑕》卷三:“张公帽儿李公戴。”

明代文人钱希言在其著述《戏瑕》卷三“张公吃酒李公醉”条下记载了这条成语的来源和演变。唐代武则天时,民间有“张公吃酒李公醉”的歌谣。张公即张易之、张昌宗兄弟,他们是武则天的宠臣,专权跋扈,朝廷百官无不害怕,甚至武则天的侄子也都争相巴结他们。武则天晚年,朝政也多由他们兄弟专擅。李公即后来的唐中宗李显。张氏兄弟深得恩宠,花天酒地,李显当时作为太子只能装糊涂,才能保全自己的地位。所以老百姓就用此歌谣讽刺张氏兄弟受宠而李显装糊涂的荒唐现实。到宋代由此又演变出了“张公帽儿李公戴”以及“张三有钱不会使,李四会使却无钱”等谚语,表示弄错了对象或事实。

例句

他把李白的《将进酒》说成是苏轼写的,真是张冠李戴。


【词语张冠李戴】  成语:张冠李戴汉语词典:张冠李戴

猜你喜欢

  • 寿光客

    参见:寿光先生

  • 五斗屈

    同“五斗折腰”。清唐孙华《次韵酬宫恕堂》:“小县甘为五斗屈,穷官那可三年淹?”

  • 文翁化

    同“文翁化俗”。唐羊士谔《书楼怀古》诗:“何独文翁化,风流与代深。水云无旧辙,骚雅有遗音。”

  • 和峤惟钱

    同“钱癖”。清陈维崧《醉太平.戏咏钱》词之一:“癖同和峤惟钱,问他值几钱。”

  • 掷双金

    源见“掷地金声”。对别人文章的称美。唐钱起《奉和杜相公移长兴宅奉呈元相公》:“兴来文雅振,清韵掷双金。”

  • 八百诸侯

    八百:表示多数,虚指。诸侯:各小国国君。规定要服从王命,定期朝贡述职,有出军赋与服役义务。此典指周武王不约而与八百诸侯会师,诸侯都说,商纣王可以讨伐。【出典】:《史记》卷4《周本纪》120页:“是时,

  • 雄鸡自断尾

    《左传.昭公二十二年》:“宾孟适郊,见雄鸡自断其尾。问之,侍者曰:‘自惮其牺也。’”杜预注:“畏其为牺牲(祭品),奉宗庙,故自残毁。”后用以比喻明智之士自我伤残以避祸害。唐白居易《答桐花》诗:“老龟被

  • 半面交

    同“半面之交”。清张岱《陶庵梦忆.姚简叔画》:“简叔无半面交,访余,一见如平生欢,遂榻余寓。”

  • 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

    庶人:老百姓。议:非议,批评。 天下太平,老百姓就不会议论纷纷。语出《论语.季氏》:“天下有道,则庶人不议。”《宋书.王敬弘传》:“太祖尝问为政得失,敬弘对曰:‘天下有道,庶人不议。’上高其言。”宋

  • 折冲尊俎

    《晏子春秋.内篇杂上.晋欲攻齐使人往观晏子以礼侍而折其谋》:“晋平公欲伐齐,使范昭往观焉。景公觞之,饮酒酣,范昭曰:‘请君之弃尊。’公曰:‘酌寡人之尊,进之于客。’范昭已饮,晏子曰:‘?尊,更之。’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