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席不正不坐,割不正不食

席不正不坐,割不正不食

席:古人席地而坐。席,指坐席。割:指宰杀猪牛羊时肢体的分解。古人有一定的分解方法,不按那方法分解的,叫“割不正”。 坐席不端正,不坐;不按一定方法砍割的肉,不吃。 旧指儒者处处依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。 也特指古代孕妇注意胎教。语出《论语.乡党》:“席不正,不坐;割不正,不食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孟子少时,东家杀豚。孟子问其母曰:‘东家杀豚何为?’母曰:‘欲啖汝。’其母自悔失言,曰:‘吾怀妊是子,席不正,不坐;割不正,不食。胎教之也。今适有知而欺之,是教之不信也。’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,明不欺也。”汉.王充《论衡.命义》:“子在身时,席不正,不坐;割不正,不食。非正色,目不视;非正声,耳不听。”宋.杨万里《庸言》:“割不正不食,席不正不坐。身而不正,可乎?”元.乔孟符《金钱记》三折:“你岂不闻女子无事不出闺门。夜行以烛,无烛则止。行不动尘,笑不露齿。席不正,不坐;割不正,不食。”也单引〔割不正不食〕。鲁迅《南腔北调集.由中国女人的脚……推定孔夫子有胃病》:“孔子晚年是生了胃病的了。‘割不正不食’,这是他老先生的古板规矩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共尽兮何言

    共尽:谓人生同归于尽。 表示有生必有死,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。语出南朝.宋.鲍照《芜城赋》:“千龄兮万代,共尽兮何言?”宋.徐铉《唐故左谏议大夫翰林学士江君墓志铭》:“高才兮直道,共尽兮何言?”

  • 白头潘令

    同“白发潘郎”。宋赵彦端《好事近.送林主簿》词:“白头潘令一年秋,有酒恨无客。”

  • 五马

    《玉台新咏.日出东隅行》:“使君从南来,五马立踟蹰。”古乘驷马车,至汉时太守出则增一马,为五马。因以“五马”借指太守的车驾。唐钱起《送张中丞赴桂州》诗:“云衢降五马,林木引双旌。”亦为太守的代称。北周

  • 袜材

    宋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载:文与可画竹,人多持缣素求之。与可厌而投诸地,骂曰:“吾将以为袜。”时轼为徐州刺史,与可致信与轼曰:“近语士大夫:‘吾墨竹一派,近在彭城,可往求之。’袜材当萃于子矣。”

  • 泽及枯骨

    《吕氏春秋.孟冬纪.异用》:“周文王使人掘地,得死人骸。文王曰:‘更葬之。’吏曰:‘此无主。’文王曰:‘有天下者,天下之主,今我非其主邪?’遂令吏以衣棺葬之。天下闻之,曰:‘文王贤矣,泽及髊骨(髊,音

  • 蟾宫著锦袍

    同“蟾宫折桂”。越剧《二度梅》四场:“我与你夫妻南北离天涯,愿你蟾宫著锦袍。”

  • 子虚

    《史记.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上读《子虚赋》而善之,曰:‘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!’得意曰:‘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。’上惊,乃召问相如。相如曰:‘有是。然此乃诸侯之事,未足观也。请为天子游猎赋,赋成奏之

  • 刻木丁兰

    源见“丁兰刻木”。泛指孝子。元武汉臣《老生儿》三折:“你个择邻的孟母,休打这刻木的丁兰。”

  • 郢中曲

    源见“曲高和寡”。指高雅的作品或美称他人的辞章。唐独孤及《自东都还濠州奉酬王八谏议见赠》诗:“赖君赠我郢中曲,别后相思被管弦。”明何景明《雪中简贾长教》诗:“知君郢中曲,高调和人稀。”【词语郢中曲】 

  • 杨朱泣路歧

    同“杨朱泣歧路”。唐李商隐《荆门西下》诗:“洞庭湖阔蛟龙恶,却羡杨朱泣路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