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山中宰相

山中宰相

南史.陶弘景传》载:南朝梁.陶弘景初仕齐为左卫殿中将军,入梁,隐居于句容县句曲山(即茅山,在江苏省西南部),武帝(萧衍)时屡加礼聘,并不出。“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,无不前以谘询。月中常有数信。时人谓为山中宰相。”

“山中宰相”也简称为“山相”。后以比喻隐居不出仕却参谋国政的人。

唐.郑谷《蔡处士》诗:“旨趣陶山相,诗篇沈隐侯(南朝梁沈约谥号隐侯)。”(见《郑守愚集》卷三)


偏正 称隐居的高贤。也称空有宰相之才而不被任用。语出《南史·陶弘景传》:“陶弘景字通明,丹阳秣陵人也……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,无不前以谘询。月中常有数信,时人谓为山中宰相。”《宋史·邓孝甫传》:“予自谓~,虚有其才也;自谓文昌先生,虚有其词也。不得大用于盛世,亦无憾焉,盖有天命尔。”△褒义。→蒿蓬藏金


【典源】 《南史· 隐逸传 · 陶弘景传》: 南朝陶弘景挂朝服上表辞禄,隐居于句容之句曲山,“乃中山立馆,自号华阳陶隐居。人间书札,即以隐居代名。”“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,无不前以咨询。月中常有数信,时人谓为山中宰相。”

【今译】 南朝陶弘景辞官后隐居于句曲山 (即茅山),自号华阳陶隐居。但梁武帝很信任他,国家每当有吉凶征战的大事,就派人前去向他咨询,一月之中有几次,当时人称为山中宰相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退隐但仍参与政事的人。

【典形】 华阳处士、华阳计、山中陶弘景、山中相、山中宰相、陶山相、陶隐居、宰相在山中。

【示例】

〔华阳处士〕 明·陈子龙《自慨》之四:“难谐紫府仙人梦,近好华阳处士风。”

〔华阳计〕 清·王士禛《见田家饭牛者意有所感》:“宁戚歌偏拙,华阳计早成。”

〔山中陶弘景〕 清·徐作肃《赠陈相年》:“山中陶弘景,宰相可媲名。”

〔山中相〕 元·汤式《一枝花·送车文卿归隐》:“此山中相不登仕版,此壶内翁不炼金丹。”

〔山中宰相〕 明·徐渭《倪某别有三绝见遗》之一:“汝南月旦君如准,好握山中宰相权。”

〔陶山相〕 唐·郑谷《蔡处士》:“旨趣陶山相,诗篇沈隐侯。”

〔陶隐居〕 唐·高适《送虞城刘明府》:“今日逢明圣,吾为陶隐居。”

〔宰相在山中〕 清·钱谦益《登茅山》之三:“回首南朝尘雾里,徒闻宰相在山中。”


【词语山中宰相】  成语:山中宰相汉语词典:山中宰相

猜你喜欢

  • 桑户返真

    《庄子.大宗师》:“子桑户、孟子反、子琴张三人……莫逆于心,遂相与为友。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,未葬。孔子闻之,使子贡往侍事焉。或遍曲,或鼓琴,相和而歌曰:‘嗟来桑户乎!嗟未桑户呼!而已反其真,而我犹为人

  • 耸膊成山

    宋.刘餗《隋唐嘉话》:“太宗宴近臣,戏以嘲谑,赵公无忌嘲欧阳率更曰:‘耸髆成山字,埋肩不出头,谁家麟阁上,画此一猕猴。”比喻人的削瘦体态。宋.陆游《衰疾》:“捉衿见肘贫无敌,耸膊成山瘦可知。”【词语耸

  • 跼天蹐地

    形容恐惧畏缩。《后汉书·陈忠传》:“至有逞威滥怒,无辜僵仆。或有跼蹐伍,转相赋敛。”参见:○跼天蹐地见“局天蹐地”。康有为《大同书》甲部3章:“田庐卖尽而无归,则有~,寻死自尽者矣。”【词语跼天蹐地】

  • 阋墙

    《诗经.小雅.棠棣》:“兄弟阋(阋,音xì,争吵)手墙,外御其务(侮)。”这两句诗意是:虽然兄弟之间在家不免互相争吵,但总还是内部矛盾,而一旦遇到了外人的欺侮,就要共同抵御。后因以“阋墙”指兄弟争斗不

  • 醉翁

    宋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:“……醉翁亭也。作亭者谁?山之僧曰智僊也。名之者谁?太守自谓也。太守与客来饮于此,饮少辄醉,而年又最高,故自号曰醉翁也。醉翁之意不在酒,……”宋欧阳修于滁州为政以宽著名,又值年岁

  • 兔藏三窟

    同“兔三窟”。唐杜甫《见王监兵马使说近山有白黑二鹰赋诗》之一:“鹏碍九天须却避,兔藏三窟莫深忧。”

  • 堕水跕鸢

    源见“跕鸢”。指环境险恶。宋乐雷发《昭陵陂马伏波庙》诗:“堕水跕鸢无处问,滩头斜照晒鸬鹚。”

  • 燕额虎头

    同“燕颔虎头”。《英烈传》六回:“不意外边走进一个孩儿来,燕额虎头,蛾眉凤眼,丰仪秀爽。”【词语燕额虎头】  成语:燕额虎头汉语大词典:燕额虎头

  • 感甄

    《文选.曹植〈洛神赋〉》李善注载:三国 魏曹植求甄逸女不遂,废寝与食。甄女后归其兄曹丕,被谗死。黄初中植入朝,丕示以甄后遗物玉镂金带枕。植还,途息洛水上,思甄后,遂作《感甄赋》。后丕子明帝讳其事,改为

  • 城南二顷田

    源见“苏秦六印”。泛指足供温饱的田产。明高启《读史二十二首.仪秦》诗:“天如早为生民计,各与城南二顷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