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山中宰相

山中宰相

南史.陶弘景传》载:南朝梁.陶弘景初仕齐为左卫殿中将军,入梁,隐居于句容县句曲山(即茅山,在江苏省西南部),武帝(萧衍)时屡加礼聘,并不出。“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,无不前以谘询。月中常有数信。时人谓为山中宰相。”

“山中宰相”也简称为“山相”。后以比喻隐居不出仕却参谋国政的人。

唐.郑谷《蔡处士》诗:“旨趣陶山相,诗篇沈隐侯(南朝梁沈约谥号隐侯)。”(见《郑守愚集》卷三)


偏正 称隐居的高贤。也称空有宰相之才而不被任用。语出《南史·陶弘景传》:“陶弘景字通明,丹阳秣陵人也……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,无不前以谘询。月中常有数信,时人谓为山中宰相。”《宋史·邓孝甫传》:“予自谓~,虚有其才也;自谓文昌先生,虚有其词也。不得大用于盛世,亦无憾焉,盖有天命尔。”△褒义。→蒿蓬藏金


【典源】 《南史· 隐逸传 · 陶弘景传》: 南朝陶弘景挂朝服上表辞禄,隐居于句容之句曲山,“乃中山立馆,自号华阳陶隐居。人间书札,即以隐居代名。”“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,无不前以咨询。月中常有数信,时人谓为山中宰相。”

【今译】 南朝陶弘景辞官后隐居于句曲山 (即茅山),自号华阳陶隐居。但梁武帝很信任他,国家每当有吉凶征战的大事,就派人前去向他咨询,一月之中有几次,当时人称为山中宰相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退隐但仍参与政事的人。

【典形】 华阳处士、华阳计、山中陶弘景、山中相、山中宰相、陶山相、陶隐居、宰相在山中。

【示例】

〔华阳处士〕 明·陈子龙《自慨》之四:“难谐紫府仙人梦,近好华阳处士风。”

〔华阳计〕 清·王士禛《见田家饭牛者意有所感》:“宁戚歌偏拙,华阳计早成。”

〔山中陶弘景〕 清·徐作肃《赠陈相年》:“山中陶弘景,宰相可媲名。”

〔山中相〕 元·汤式《一枝花·送车文卿归隐》:“此山中相不登仕版,此壶内翁不炼金丹。”

〔山中宰相〕 明·徐渭《倪某别有三绝见遗》之一:“汝南月旦君如准,好握山中宰相权。”

〔陶山相〕 唐·郑谷《蔡处士》:“旨趣陶山相,诗篇沈隐侯。”

〔陶隐居〕 唐·高适《送虞城刘明府》:“今日逢明圣,吾为陶隐居。”

〔宰相在山中〕 清·钱谦益《登茅山》之三:“回首南朝尘雾里,徒闻宰相在山中。”


【词语山中宰相】  成语:山中宰相汉语词典:山中宰相

猜你喜欢

  • 搘床

    源见“支床龟”。喻身受束缚,内心寂寞。唐白居易《寄微之》诗:“鹦为能言长剪翅,龟缘难死久搘床。”宋刘筠《休沐端居有怀希圣》诗:“旋制紫荷供橐笔,暗移神蔡忍搘床。”【词语搘床】   汉语大词典:搘床

  • 求志达道

    《论语.季氏》:“隐居以求其志,行义以达其道。”后以“求志达道”指儒家穷藏达济,即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。明李贽《藏书.世纪列传总目后论》:“自儒者出,而求志达道之学兴矣。”【词语求志达道】

  • 呕心滴血

    同“呕心”。郭沫若《李白与杜甫.李白与杜甫在诗歌上的交往》:“请读韩愈为他的诗友孟郊所作的《贞曜先生墓志铭》吧。他形容孟郊的苦吟竟至使用上‘刿目鉥心’、‘搯擢胃肾’的辞句。这也就是后人所说的‘呕心滴血

  • 没卫饮羽

    同“没石饮羽”。卫,箭尾上的羽毛。汉王充《论衡.儒增》:“儒书之言楚熊渠子、养由基、李广射寝石,矢没卫饮羽者,皆增之也。”并列 卫,箭尾的羽毛。连箭的翎都射没在物体中。形容射力之大。汉·王充《论衡·儒

  • 束发封帛

    《新唐书.列女传.贾直言妻董氏》:“(贾直言)妻董。直言坐事,贬岭南,以妻少,乃诀曰:‘生死不可期,吾去,可亟嫁,无须也。’董不答,引绳束发,封以帛,使直言署,曰:‘非君手不解。’直言贬二十余年乃还,

  • 燕巢危幕

    同“燕巢于幕”。《明史.明昇传》:“若必欲崛强一隅,假息顷刻,鱼游沸鼎,燕巢危幕,祸害将至,恬不自知。”见“燕巢于幕”。《明史·明升传》:“若必欲崛强一隅,假息顷刻,鱼游沸鼎,~,祸害将至,恬不自知。

  • 白衣公卿

    五代.王定保《唐摭言.散序进士》:“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,盛于贞观永徽之际。缙绅虽位极人臣,不由进士者,终不为美,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。其推重谓之‘白衣公卿’,又曰‘一品白衫’。”唐人推重进士,称之为

  • 返正拨乱

    见“拨乱反正”。【词语返正拨乱】  成语:返正拨乱汉语大词典:返正拨乱

  • 云谣

    《穆天子传》卷三载:“乙丑,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,西王母为天子谣。”谣之首句:“白云在天,山䧙(陵)自出。”后人编录诗集题之曰《白云谣》,省称“云谣”。后多泛指颂歌。唐皮日休《秋夕文宴》诗:“高韵最

  • 曲终奏雅

    《汉书.司马相如传赞》:“相如虽多虚辞滥说,然要归之于节俭,此亦诗之风(注:同讽)谏何异?扬雄以为靡丽之赋,劝百而风一,犹骋(注:放任)郑卫之声(注:原指春秋战国时郑、卫等国的俗乐,后通指淫荡的乐歌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