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小冠子夏

小冠子夏

西汉人杜钦字子夏,从小就致力钻研经学,家中富有,但一只眼失明,所以不想作官。茂陵人杜邺也字子夏。两个杜子夏都以才能出众而在京城闻名。当地士人称杜钦为“盲杜子夏”来加以区别。杜钦厌恶这个以人的生理缺陷命名的称呼,于是特制了高仅二寸的小帽子,因此京城的人改称他叫“小冠杜子夏”,而称杜邺为“大冠杜子夏”。后以此典形容两人才学相当或名字相同,也用以咏帽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60《杜周传附杜钦传》2667页:“(杜)钦字子夏,少好经书,家富而目偏盲,故不好为吏。茂陵杜邺与钦同姓字,俱以才能称京师,故衣冠谓钦为‘盲杜子夏’以相别。钦恶以疾见诋,乃为小冠,高广财(才)二寸,由是京师更谓钦为‘小冠杜子夏’,而邺为‘大冠杜子夏’云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苏轼《谢陈季常惠一揞巾》:“半升仅漉渊明酒,二寸才容子夏冠。” 明·高启《赠治冠梁生》:“野人散发秋半稀,小冠宜著称短衣。” 清·钱谦益《戏题万户部小像》:“荆州恰好添飞白,子夏何妨戴小冠。” 清·黄景仁《偶游僧舍见有题》:“慕蔺何曾效马卿,小冠子夏偶同名。” 清·徐倬《湖上赠夏卤均》:“好凭酬谢东西屋,莫妒声名大小冠。” 清·程先贞《目病久不得愈》:“杜冠差觉小,左赋敢嫌迟。”


【词语小冠子夏】  成语:小冠子夏汉语词典:小冠子夏

猜你喜欢

  • 巢毁卵破

    比喻父母得祸,株连到子女。《后汉书.孔融传》:“(融)下狱弃市,时年五十六。妻子皆被诛。初,女年七岁,男年九序,以其幼弱得全,寄它舍。二子方弈棋,融被收而不动。左右曰:‘父执而不起,何也?’答曰:‘安

  • 瓦釜雷鸣

    《文选.屈原〈卜居〉》:“世溷浊而不清,蝉翼为重,千钧为轻;黄钟毁弃,瓦釜雷鸣;谗人高张,贤士无名。”李周瀚注:“瓦釜,喻庸下之人;雷鸣者,惊众也。”后因以“瓦釜雷鸣”形容小人骄横得意。郭沫若《沸羹集

  • 山阳向吕哀

    同“山阳笛”。清孙衣言《吊黄树斋先生》诗:“如何邺下徐 刘逝,更动山阳 向 吕哀。”

  • 海上山

    同“三神山”。元刘因《仙人图》诗:“千古谁传海上山,坐令人主厌尘寰。”

  • 傲骨

    宋戴埴《鼠璞》卷上:“唐人言李白不能屈身,以腰间有傲骨。”后因以喻高傲不屈的性格。明袁宏道《感王胡庚》诗:“傲骨终然遭白眼,穷途无计觅青蚨。”【词语傲骨】   汉语大词典:傲骨

  • 暴鳞

    源见“曝鳃”。指失意者。南朝 宋鲍照《侍郎上书》:“铩羽暴鳞,复见翻跃;枯肠寒炭,遂起烟华。”【词语暴鳞】   汉语大词典:暴鳞

  • 触鹿

    《晋书.许孜传》:“俄而二亲没,柴毁骨立,仗而能起,建墓于县之东山,躬自负土……时有鹿犯其松栽,孜悲叹曰:‘鹿独不念我乎!’明日,忽见鹿为猛兽所杀,置于所犯栽下。”许孜事亲孝,所以感动猛兽杀鹿,使墓地

  • 蚊虻负山

    《庄子.应帝王》:“其於治天下也,犹涉海凿河,而使蚊负山也。”比喻力弱者担重任,难以胜任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论仙》:“况长生之事,世所希闻乎!望使必信,是令蚊虻负山,与井蟆论海也。”主谓 比喻力弱者担任

  • 四凶

    《左传.文公十八年》:“舜臣尧,宾于四门,流四凶族浑敦、穷奇、梼杌、饕餮,投诸四裔,以御魑魅。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,同心戴舜以为天子,以其举十六相,去四凶也。”《书.舜典》:“流共 工于幽洲,放驩兜于崇

  • 结舌杜口

    结舌:舌头发僵。杜:阻塞。谓闭口不言,形容恐惧心理。杜业,南阳杜衍(今河南南阳西南)人,西汉大臣,任太常(掌管礼乐郊庙社稷,兼管选试博士的官,属九卿之一)。杜业给汉成帝上书说:“丞相翟方进作威作福,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