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寿陵失步

寿陵失步

庄子.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成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寿陵少年羡慕邯郸人走路的轻盈美妙姿态,遂远到邯郸去专事学习当地人行走的样子,可学来学去,总是不象,以至最后将自己原来的步法也忘了,只好狼狈地爬着回寿陵。后即以“寿陵失步”比喻模仿别人不得要领,反而连自己原来所会的东西,所掌握的一点本领也丢掉了。唐.李白《古风五十九首》之三十五:“丑女来效颦,还家惊四邻,寿陵失本步,笑杀邯郸人。”


主谓 比喻模仿不成,反而失去了原有的东西。语本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寿陵馀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秦牧《艺海拾贝·“邯郸学步”》:“自从庄子的著作中叙述了它以后,‘邯郸学步’或者‘~’这句成语常常被许多人所引用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讽刺仿效失误之人事。→数典忘祖东施效颦。也作“寿陵匍匐”。


【词语寿陵失步】  成语:寿陵失步汉语词典:寿陵失步

猜你喜欢

  • 佩衿

    源见“青衿”。借指学子,士子。宋俞文豹《吹剑四录》:“置我佩衿于城阙,虽区处之未遑,藉卿弹压于京师,实观瞻之攸系。”【词语佩衿】   汉语大词典:佩衿

  • 子晋鸾笙

    同“子乔笙鹤”。元丁鹤年《环翠楼歌》:“子晋鸾笙乘月过,王乔凫舄凌云还。”

  • 雉哺东郊

    同“雉乳”。明姚夔《寄赠咸宁唐大尹》诗:“凫飞南国花盈县,雉哺东郊柘满村。”

  • 鲁恭化

    源见“鲁恭驯雉”。指仁政德化,称美地方官有善政。唐杜甫《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》:“侧闻鲁恭化,秉德崔瑗铭。”

  • 一借之情

    源见“借寇恂”。指百姓挽留良吏的情思。南朝 梁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文》:“攀车卧辙之恋,争涂忘远;去思一借之情,愈久弥结。”

  • 屠龙技

    《庄子.列御寇》:“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,单千金之家,三年技成,而无所用其巧。”后因以“屠龙技”指高超的技艺、学问或虽然高超而无实用价值的技艺。宋陆游《登千峰榭》诗:“一生未售屠龙技,万里犹思汗马功。

  • 狂奴旧态

    同“狂奴故态”。清袁枚《题严子陵像》诗:“教陪天子同眠易,要改狂奴旧态难。”

  • 桓公柳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桓公(桓温)北征,经金城,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,慨然曰:‘木犹如此,人何以堪!’攀枝执条,泫然流泪。”北周庾信《枯树赋》:“桓大司马闻而叹曰:‘昔年种柳,依依汉

  • 云情雨意

    源见“巫山云雨”。指男女欢会之情。宋袁去华《浣溪沙》词:“一夕高唐梦里狂,云情雨意两茫茫。”并列 喻指男女欢合的情意。宋·袁去华《浣溪沙》:“一夕高唐梦里狂,~两茫茫,袖间依约去年香。”△旧作褒义。用

  • 寄缣

    参见:问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