察颜观色
原是指孔子提出的士人与人交往时应注意的事项,后则泛指对权势者曲意逢迎。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读书人怎样做才可以称之为达。孔子反问道,你说的达是什么意思?子张说,是指出外作官或在家隐居都要有个好名声。孔子说,这是闻,而不叫达。所谓达,即是品质正直,遇事讲理,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和观察别人的脸色,尊敬别人。这种人,无论作官或者家居都能事事行得通。至于闻,表面上似乎爱好仁德,实际行为却不如此,可是自己竟以仁人自居而不加疑惑。这种人,无论作官或是居家都能骗取名望。
【出典】:
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子张问:‘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?’子曰:‘何哉?尔所谓达者?’子张对曰:‘在邦必闻,在家必闻。’子曰:‘是闻也,非达也。夫达也者,质直而好义,察言而观色,虑以下人。在邦必达,在家必达。夫闻也者,色取仁而行违,居之不疑。在邦必闻,在家必闻。’”
【例句】:
西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书·滕胤传》注:“胤每听辞讼,断罪法,察言观色,务尽情理。”
并列 观察别人的脸色,以揣摩其心意。冬雪《红杜鹃》:“璇儿~,趁此向李阿婆提出了徐芳的租房之事。”△用于知人论事方面。
【词语察颜观色】 成语:察颜观色汉语词典:察颜观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