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富贵则人争归之,贫贱则人争去之

富贵则人争归之,贫贱则人争去之

归:归附。亦作“就”、“附”、“趋”,义同。 富贵了,人们争相趋附他;贫贱了,人们争相离开他。 旧时形容炎凉的世态。语出汉.应劭《风欲通义.穷通》:“孟尝君逐于齐,见反,谭子迎于澅曰:‘君怨齐大夫乎?’孟尝君曰:‘有’。谭子曰:‘夫富贵则人争归之,贫贱则人争去之,此物之必至而理之固然也,愿君勿怨。’”(按:《战国策.齐策四》作“富贵则就之,贫贱则去之。”)汉.王符《潜夫论.交际》:“势有常趣,理有固然,富贵则人争附之,此势之常趣也;贫贱则人争去之,此理之固然也。”《后汉书.朱穆传.论》李贤注引蔡邕《正交论》:“疾浅薄而携贰者有之,恶朋党而绝交游者有之。其论交也,曰:‘富贵则人争趣(趋)之,贫贱则人争去之。’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敬而远之

    《论语.雍也》:“务民之义,敬鬼神而远之。”后以“敬而远之”表示尊敬而不亲近。隋王通《中说.天地》:“陈叔达问事鬼神之道,子曰:敬而远之。”偏正 尊敬对方,却不愿亲近。语本《论语·雍也》:“务民之义,

  • 星星鬓影

    晋.左思《白发赋》:“星星白发,起于鬓垂。”星星,意为头发花白。星星鬓影,是指人到老年白发已从鬓角滋生。后常以此语喻人到暮年。元.薛昂夫〔中吕.山坡羊〕:“早星星鬓影瓜田暮,心待足时名便足。”

  • 卫瓘

    《晋书.卫瓘传》:“咸宁初,征拜尚书令,加侍中。……瓘学问深博,明习文艺,与尚书郎敦煌索靖俱善草书,时人号为‘一台二妙’。汉末张芝亦善草书,论者谓瓘得伯英筋,靖得伯英肉。”晋人卫瓘,字伯玉,河东安邑人

  • 槐柯一梦

    同“槐安梦”。清李元度《粉蝶儿.散勇归田留别诸好友》套曲:“鱼书情惓惓,鹗荐话重重,都只算槐柯一梦。”

  • 阳关三叠

    古曲调名,又叫《渭城曲》。唐代诗人王维写有一首送别诗《送元二使安西》:“渭城朝雨浥浥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劝君更饮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后来入乐府,以为送别曲,反复诵唱,谓之“阳关三叠”。宋.苏轼在

  • 染指

    《左传.宣公四年》:“楚人献鼋(大鳖,又名团鱼)于郑灵公。公子宋(字子公)与子家(归生)将见。子公之食指动,以示子家,曰:‘他日我如此,必尝异味。’及入,宰夫(掌管膳食的小官吏)将解鼋(此指把熟鼋分解

  • 敬谢不敏

    《左传.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赵文子曰:‘信,我实不德。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,是吾罪也。’使士文伯谢不敏焉。”不敏,不明达,不才。后以“敬谢不敏”为推脱做某事的婉词。吴晗《再谈神仙会和百家争鸣》:“这几年

  • 陶胡奴米

    《世说新语.方正》:“王脩龄(名胡之)尝在东山甚贫乏。陶胡奴(陶范)为乌程令,送一船米遗之,却不肯取。直答语:‘王脩龄若饥,自当就谢仁祖索食,不须陶胡奴米。’”晋王胡之住在东山,家境很贫穷。一次,陶范

  • 怀山襄陵

    同“怀襄”。前蜀杜光庭《皇太子为皇帝修金箓斋词》:“流金烁石,汤德弥光;怀山襄陵,尧风益扇。”清王韬《中国自有常尊》:“有识者观之,不过如洪水之怀山襄陵,猛兽之咆哮击扑而已。”并列 指洪水汹涌奔腾直上

  • 诚悬笔谏

    诚悬,唐柳公权之字。柳公权借谈书法向皇帝进谏。后以此典赞誉刚正不阿,直言善谏。柳公权(778-865年)字诚悬,京兆华原(今陕西耀县)人,著名书法家。历仕穆、敬、文、武、宣诸朝,官至太子少师,封河东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