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宋景三虑

宋景三虑

吕氏春秋.制乐》:“宋景公之时,荧惑在心(注:荧惑,即火星;心,即商星,为宋之分野),公惧,召子韦而问焉(注:子韦,春秋时宋国的天文历算家,知星宿善卜吉凶),曰:‘荧惑在心,何也?’子韦曰:‘荧惑者,天罚也;心者,宋之分野也;祸当于君。虽然,可移于宰相。’公曰:‘宰相所与治国家也,而移死焉,不祥。’子韦曰:‘可移于民。’公曰:‘民死,寡人将谁为君乎?宁独死。’子韦曰:‘可移于岁。’公曰:‘岁害则民饥,民饥必死,为人君而杀其民以自活也,其谁以我为君乎?是寡人之命固尽矣,子无复言矣。’子韦还走,北面载拜曰:‘臣敢贺君,天之处高而听卑。君有至德之言三,天必三赏君,今夕荧惑其徙三舍,君延年二十一岁。’公曰:‘子何以知之?’对曰:‘有三善言,必有三赏。荧惑必三徙舍,舍行七星,星一徙当一年,三七二十一,臣故曰君延年二十一岁矣。臣请伏于陛下以伺候之。荧惑不徙,臣请死。’公曰:‘可。’是夕荧惑果徙三舍。”此事又见《淮南子.应道训》、《史记.宋微子世家》、《新序.杂事四》、《论衡.变虚篇》等。

春秋时,荧惑星处于宋国上空。古人认为荧惑主恶,它光临何方,上天将降惩罚于此地。因此,宋国子韦认为宋君将遭灾难。为了解除这种灾难,子韦提出移祸于宰相、人民或岁时三个办法。但宋景公以仁德为怀,经过再三考虑,拒绝了这些做法。宋景公的至德之言,感动了上天,于是荧惑迁徙三舍,景公延寿二十一年。后因用为咏君主仁德之典。

文选》卷一五张平子(衡)《思玄赋》:“汤蠲体以祷祈兮(见“桑林祷雨”),蒙庞(注:大)褫(注:福)以拯民;景三虑以营国兮,荧惑次于他辰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钱囊

    唐.杜甫《空囊》诗:“囊空恐羞涩,留得一钱看。”唐.杜甫在诗中詠清贫之士,囊中只留一钱的窘状。后因以为清贫如洗之典。宋.苏轼《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》诗:“君不见诗人借车无可载,留得一钱何足赖!”

  • 扣角行歌

    源见“宁戚饭牛”。谓贤士未遇、自求用世而发的悲歌。唐李白《笑歌行》:“宁武子,朱买臣,扣角行歌背负薪。”

  • 食马留肝

    《汉书.辕固传》:“辕固,齐人也。以治《诗》孝景时为博士,与黄生争论于上前……于是上曰:‘食肉毋食马肝,未为不知味也;言学者毋言汤武受命,不为愚。’”后反用其义,以“食马留肝”比喻未能吸取精华。前蜀韦

  • 飞阁流丹

    飞阁:高耸的楼阁似腾空飞起。流丹:指红漆漆成的楼阁,倒映在水中,仿佛在流动。 形容朱红色的楼阁倒影在水中荡漾。语出唐.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层峦耸翠,上出重霄;飞阁流丹,下临无地。”清.方成培《雷峰塔

  • 偷合苟容

    苟且迎合,以求容身。《荀子.臣道》:“不卹君之荣辱,不卹国之臧否,偷合苟容,以持禄养交而已耳,谓之国贼。”一作“偷合取容”。《史记.白起王翦列传》:“当是时,翦为宿将,始皇师之,然不能辅秦建德,固其根

  • 邯郸枕

    同“邯郸梦”。宋苏轼《送安节》诗:“一杯归诵此,万事邯郸枕。”【词语邯郸枕】   汉语大词典:邯郸枕

  • 中庸之道

    《论语.雍也》:“中庸之为德也,其至矣乎。”中:折中。庸:平常。道:主张、学说。“中庸之道”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,调和折中的态度。后因以“中庸之道”作为调和折中的典故。明.归有光《亡友方思曾墓表》:

  • 雾图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二引晋皇甫谧《帝王世纪》:“黄帝时,天大雾三日,帝游洛川之上,见大鱼,杀三牲以醮之,天乃甚雨,七日七夜,鱼流,始得图书。”后以“雾图”为帝王圣者受命之瑞祥。唐苏颋《龙池乐章》:“轩后雾图

  • 松风石

    唐武宗时夫余国所贡的玉石。唐代苏鹗《杜阳杂编》卷下:“武宗皇帝会昌三年,夫余国贡火玉三斗及松风石。”“松风石方一丈,莹徹如玉,其中有树,形若古松偃盖,飒飒焉而凉飙生于其间。至盛夏,上令置诸殿内。稍秋风

  • 剑来杜邮

    同“杜邮之戮”。明冯梦龙《精忠旗.岳侯死狱》:“堪恨无端,剑来杜邮。把他为敌国,代却仇雠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