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姗姗来迟

姗姗来迟

汉书.李夫人传》:“上(即汉武帝刘彻)思念李夫人(李延年妹,参见“倾国倾城”)不已,方士齐人少翁言能致其神。乃夜张灯烛,设帷帐,陈酒肉,而令上居他帐,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貌,还幄坐而步。又不得就视,上愈益相思悲感,为作诗曰:‘是邪,非邪?立而望之,偏何姗姗其来迟!’令乐府诸音家絃歌之。”

汉武帝所作歌中“姗姗来迟”包含着对已故李夫人的思念与伤悼之情。

后常以“姗姗来迟”形容女子从容缓步的姿态,又可借以揶揄人迟到。唐.罗虬《比红儿诗》:“通宵甲帐(古时帐以甲乙编次,故有甲帐乙帐之称。据《北堂书钞》卷一三二录《汉武故事》说:“上以琉璃珠玉、明月夜光杂错天下珍宝为甲帐,次为乙帐。甲帐以居神,乙以自居。”)散香尘,汉帝精神礼百神。若见红儿醉中态,也应休忆李夫人。”(《香艳丛书》第三集)


述补 姗姗,走路缓慢从容样。形容走路慢腾腾,来晚了。语本《汉书·孝武李夫人传》:“立而望之,偏何姗姗其来迟。”刘心武《钟鼓楼》6章:“薛大娘和薛师傅出于面子也不当众盘问薛纪徽为何~。”△用于人的行动慢和时令迟。也作“姗姗而来”、“姗姗其来”、“珊珊来迟”、“跚跚来迟”。


姗姗来迟”用以形容女子走路缓慢从容的样态。语出 《汉书·外戚传上·李孝武夫人》: “上思念李夫人不已……为作诗曰: ‘是邪? 非邪? 立而望之,偏何姗姗其来迟!’”颜师古注: “姗姗,行貌。”后形成 “姗姗来迟”一语,形容女子的从容舒缓行态。

为什么是 “姗姗”来迟呢?

古代女子,除有 “三从四德”的要求之外,还要求 “笑不露齿,行不露脚”( 女子长裙曳地) ,这样,女子走路必然不会 “大步流星”,只能像是舞台上的 “青衣”那样碎步而行,日本女子在特定场会也是小步而行。所以,“姗姗”即有 “徐缓”之义。“姗姗”犹言 “款款”,“款款而来”即谓缓慢从容而来。因是形容女子行态,二者还兼有 “轻盈”之义。 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李贤注: “款,犹缓也。”杜甫 《曲江》: “穿花蛱蝶深深见,点水蜻蜓款款飞。”“款款飞”即谓徐缓地飞。

姗姗来迟”今使用范围已转移、扩大,来晚了,迟到了,皆可谓之 “姗姗来迟”。


【词语姗姗来迟】  成语:姗姗来迟汉语词典:姗姗来迟

猜你喜欢

  • 亭伯辽东

    同“亭伯投荒”。唐李百药《途中述怀》诗:“伯喈迁塞北,亭伯之辽东。”

  • 司马昭之心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高贵乡公曹髦传》:“五月己丑,高贵乡公卒,年二十。”后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帝见威权日去(曹髦在位时,大将军司马昭掌握军政大权,一心想篡夺帝位),不胜其忿。乃召侍中王沈、尚书王经、

  • 金门宠

    源见“玉堂金马”。谓得皇帝宠幸。唐张说《赠崔二安平公乐世词》诗:“君臣一意金门宠,兄弟双飞玉殿游。”

  • 诛晁错

    《史记.袁盎鼂错列传》及《吴王濞列传》载:汉 景帝时,鼂错等大臣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,请削诸侯之地。吴 楚等七国诸侯以诛鼂错“清君侧”为名,发动叛乱。后遂以“诛晁错”为清君侧的典实。鼂,通作“晁”。《新

  • 题柱客

    源见“题桥柱”。指誓志求取功名荣显之士。唐杜甫《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》诗之一:“顾我老非题柱客,知君才是济川功。”【词语题柱客】   汉语大词典:题柱客

  • 杏花坛

    同“杏坛”。唐王建《送司空神童》诗:“杏花坛上授书时,不废中庭趁蝶飞。暗写五经收部秩,初年七岁著衫衣。”【词语杏花坛】   汉语大词典:杏花坛

  • 嵩公

    晋.葛洪《神仙传》卷十《宫嵩》:“宫嵩者,琅琊人也。……师事仙人于吉。汉元帝时,嵩随吉于曲阳泉上遇天仙,授吉青缣朱字《太平经》十部。吉行之得道,以付嵩。后上此书,书多论阴阳否泰灾眚之事。”传说汉元帝时

  • 咸五登三

    《史记.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方将增泰山之封,加梁父之事,鸣和鸾,扬乐颂,上咸五,下登三。”五,指黄帝(轩辕)、颛顼(高阳)、帝喾(高辛)、唐尧、虞舜五帝;三,指夏禹、商汤、周武王三王。后以“咸五登三”称

  • 缄题报亲爱

    《许迈别传》:“迈好养生,遣妻归家。东游,采药于桐庐山。欲断谷,以山近人,不得专一,移入临安。自以无复返,乃改名远游,书与妇别。”(引自《艺文类聚》卷二九)晋名士许迈,好学道养生,后与家中诀别,修书与

  • 蹈常袭故

    意谓墨守旧规陈法。宋代苏轼《伊尹论》:“后之君子,蹈常而袭故,惴惴焉不免于天下。”并列 墨守陈法常规。宋·苏轼《伊尹论》:“后之君子,~,惴惴焉惧不免于天下。”△贬义。描写守旧之语。→奉行故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