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如火如荼

如火如荼

荼,指茅草上开的白花;火,红色。如火如荼,原为形容军容之盛,后泛指气势蓬勃旺盛。公元前484年,吴王夫差在杀了大臣伍员之后,尽管国内连年饥馑,但他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,仍于公元前482年,率军北上,与晋定公会盟于黄池,欲图争夺中原霸权。闻知吴国内部空虚,越王勾践乘机率师袭吴。这时,正与晋侯争霸的吴王夫差闻知此讯大惊。急忙商议对策。根据大臣建议,夫差决定仍按原定计划与诸侯集会,待争得霸主地位后,再回师击越。这样,当夜夫差便将所率三万精兵分成中、左、右三个方阵。中军,衣服、旗帜、甲胄皆是白色,远望如一片盛开的白色花朵;左军,皆赤色,望上去如同熊熊烈火;右军,皆黑色,望上去如同乌云翻滚。次日凌晨,夫差亲自指挥,一声鼓响,三万将士齐声狂呼,地动山摇。见此阵势,晋定公和其他诸侯都吓破了胆,只好乖乖地同意夫差当霸主,而后夫差才还师吴国,抗击越国入侵。

【出典】:

国语·吴语》:“万人以为方阵,皆白裳、白旗、素甲、白羽之增,望之如荼。王亲秉钺,载白旗以中陈而立。左军亦如之,皆赤裳,赤,丹甲,朱羽之增望之如火。右军亦如之,皆玄裳,玄旗,黑甲,乌羽之矰,望之如墨。为带甲三万,以势攻,鸡鸣乃定。既阵,去晋军一里。昧明,王乃秉袍,亲就鸣钟鼓,丁宁、錞于振铎,勇怯尽应,三军皆哗扣以振旅,其声动天地。”

【例句】:

茅盾《清明前后》:“她跟着学校撤到武汉,就卷入了那时候如火如荼的抗敌高潮。”


并列 荼,开白花的茅草。既像燃烧的火焰那样红,又像盛开的荼花那样白。原比喻军容壮盛,后形容气势蓬勃、气氛热烈。语本《国语·吴语》:“万人以为方阵,皆白裳、白旂、素甲、白羽之矰,望之如荼……左军亦如之,皆赤裳、赤、丹甲、朱羽之矰,望之如火。”张贤华《欲海沉浮》:“正是在那次~的誓师大会上! 他邂逅了同校同年级却不同班的李小青。”※荼,不读作chá,不要写成“茶”。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状态程度。→汹涌澎湃 风起云涌 轰轰烈烈 热火朝天 方兴未艾 ↔冷冷清清 死气沉沉。 也作“如荼如火”。


“如火如荼 ( tú) ”,形容热烈或旺盛。

“如火”,像火一样。“如荼”,“荼”是什么呢? 为什么像 “荼”一样?

如火如荼”原喻军容之盛。《国语·吴语》记载: 以万人为方阵,都拿着画有日月的白旗、画着蛟龙的白旗及白色的盾甲、白羽之箭,“望之如荼”。荼,是一种开白花的茅草,士卒所持皆白色之物,故 “望之如荼”。在这样的方阵中,“王亲秉钺 ( yuè) 载白旗,以中阵而立”。而左军也如此,都拿着画有日月的红旗,画有蛟龙的红旗及红色的盾甲、红羽之箭,“望之如火”。后世因之形成 “如荼如火”或 “如火如荼”之语,以形容热烈或旺盛。此语今多用于生产劳动活动中。


【词语如火如荼】  成语:如火如荼汉语词典:如火如荼

猜你喜欢

  • 舄化

    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指舄化飞凫事。元丁复《宝鸭曲》:“古闻舄化之言岂虚语,愿学飞仙作双去。”

  • 吞象

    源见“蛇吞象”。比喻贪婪狠毒。元刘致《端正好.上高监司》套曲:“吞象心肠,歹伎俩;谷中添粃屑,米内插粗糠。”【词语吞象】   汉语大词典:吞象

  • 惊荒鸡

    源见“闻鸡起舞”。谓为鸡鸣声惊起,及时奋发。清归庄《董榕庵招集郊居》诗:“息影只今同病鹤,壮心空复惊荒鸡。”

  • 王戎眼

    源见“岩下电”。指明亮有神的眼睛。借咏电。明徐渭《电》诗:“好作王戎眼,休烧李?须。”

  • 元亮径

    源见“陶潜三径”。陶潜,字元亮。谓隐居家园。唐王绩《田家诗》之一:“草生元亮径,花暗子云居。”

  • 滹沱麦饭

    《后汉书.冯异传》载:刘秀称帝前,自蓟东南驰至饶阳 无蒌亭,众皆饥疲。冯异上豆粥。及至南宫,遇大风雨,异复进麦饭菟肩,因复渡虖沱河至信都。刘秀称帝后,诏赐异以珍宝衣服钱帛,曰:“仓卒无蒌亭豆粥,虖沱河

  • 玉板僧

    同“玉版师”。宋杨万里《记张定叟煮笋经》诗:“菘羔楮鸡浪得名,不如来参玉板僧。”【词语玉板僧】   汉语大词典:玉板僧

  • 好掉头时不掉头

    宋.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三《容斋奉使》:“(洪)景卢素有风疾,头常微掉。时人为之语曰:‘一日之饥禁不得,苏武当时十九秋。传与天朝洪奉使,好掉头时不掉头(掉头,摇头,表示否定)。’”宋高宗末年曾派遣翰林

  • 月将

    源见“日就月将”。谓每月有长进。唐陆贽《鸿渐赋》:“琢玉者日就其功,为学者月将其益。”【词语月将】   汉语大词典:月将

  • 天山三箭取

    源见“三箭定天山”。称扬武将武艺高强功勋卓著。宋苏轼《次韵王晋卿奉诏押高丽燕射》:“天山自可三箭取,海国何劳一苇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