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好头谁斫

好头谁斫

资治通鉴.唐高祖武德元年》:“〔隋炀帝〕又尝引镜自照,顾谓萧后曰:‘好头颈,谁当斫之?’”后因以“好头谁斫”指将受杀戮。清黄遵宪《感事》诗:“闻道诟天兼骂贼,好头谁斫未分明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资治通鉴》 卷一百八十五:“(隋炀帝)又尝引镜自照,顾谓萧后曰:‘好头颈,谁当斫之?’”

【今译】 隋炀帝末年,四处纷纷起义造反,他感到朝不保夕,内心十分恐慌,曾照镜子看自己的头,对萧后说:“挺好的脑袋,不知谁会来砍它?”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感慨命运不济。

【典形】 对镜头颅、好头谁斫、君王镜里头、叹头颅、好头颈、头颅原大好。

【示例】

〔对镜头颅〕 清·黄遵宪《己亥杂诗》:“对镜头颅顾妻笑,几乎此事却干卿。”

〔好头谁斫〕 清·黄遵宪《感事》:“闻道诟天兼骂贼,好头谁斫未分明。”

〔君王镜里头〕 清·陈恭尹 《隋宫》:“十年士女河边骨,一笑君王镜里头。”

〔叹头颅〕 宋·陆游《看镜》:“局促人间百不如,每临清镜叹头颅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以升量石

    以小的器具来测量大的器具。比喻以浅陋揣度高深。《淮南子.缪称训》:“使尧度舜则可,使桀度尧,是犹以升量石也。”偏正 石,容量单位,汉代“石”、“斛”混用,宋代改五斗为斛,二斛为石,后以十升为一斗,十斗

  • 荀勖牛铎

    晋代律学家荀勖( ㄒㄩˋ xù 序)精通音律的故事。《晋书.荀勖传》:“初,勖于路逢赵贾人牛铎,识其声。及掌乐,音韵未调,乃曰:‘得赵之牛谐则铎矣。’遂下郡国,悉送牛铎,果得谐者。”牛铎:牛项下所

  • 门罗雀

    同“门可罗雀”。清朱彝尊《曹先生溶挽诗》:“阒寂门罗雀,淹留迹系匏。”

  • 师克在和,不在众

    克:制胜。 军队要克敌制胜贵在精诚团结,不在人数众多。语出《左传.桓公十一年》:“郧人军于蒲骚,将与随、州、蓼伐楚师。莫敖曰:‘盍请济师于王?’(斗廉)对曰:‘师克在和,不在众。商周之不敌,君之所闻

  • 应图求马

    三国魏.曹植《献文帝马表》:“臣于先武皇帝世,得大宛紫骍马一匹,形法应图,善持头尾,教令习拜,今辄已能,又能行与鼓节相应。谨以奉献。”(据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三引)三国魏.曹植将他所得的一匹大宛马献给魏

  • 薰莸

    《左传.僖公四年》:“初,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,卜之(用龟甲占卦叫卜),不吉;筮之(筮,音shì,用蓍草占卜叫筮),吉。公曰:‘从筮。’卜人曰:‘筮短龟长,不如从长(所谓短与长,是指灵验程度,古人重卜

  • 忧喜聚门,吉凶同域

    域:区域,范围。 忧和喜聚在一个门里,吉和凶同在一个区域。 表示事物的矛盾双方常常处在同一体中,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。语出《鹖冠子.世兵》:“忧喜聚门,吉凶同域,失反为得,成反为败。”汉.贾谊

  • 一钓十五鳌

    源见“龙伯钓鳌”。喻豪迈的举止,非凡的气概。清黄遵宪《感事》诗之三:“忽然大陆出平地,一钓手得十五鳌。”

  • 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

    在朝做官就要竭尽忠心,报效君主;退朝下来就要省察自己,弥补过失。 旧时用作大臣事君的信条。语出《孝经.事君章》:“子曰:‘君子之事上也,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。’”《左传.宣公十二年》:“(荀)林父之事

  • 桓公柳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言语》:“桓公(桓温)北征,经金城,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,慨然曰:‘木犹如此,人何以堪!’攀枝执条,泫然流泪。”北周庾信《枯树赋》:“桓大司马闻而叹曰:‘昔年种柳,依依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