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天经地义

天经地义

指正确而不可改变的道理。公元前519年,周王室发生王子朝之乱。周敬王避居洛阳城外,两年后,晋国执政大夫赵鞅召集诸侯会于黄父,并令各出粮食、军队,以为次年勤王之用。郑国大夫子太叔亦与此会,赵简子便向他问起接人待物之礼。子太叔回答道:“您所问的都是仪式而不是礼。我听我国原来的执政大夫子产说过,礼是天、地、人所必须遵循的共同规范。所以历代先王莫不尊崇礼。”一席话说得赵简子十分佩服,表示要“终身守此言”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子太叔见赵简子,简子问揖让周旋之礼焉。对曰:‘是仪也,非礼也。’简子曰:‘敢问何谓礼?’对曰:‘吉也闻诸先大夫子产曰:‘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’……简子曰:‘鞅也请终身守此言也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晋·潘岳《世祖武皇帝诔》:“咏言孝思,天经地义;问谁赞事,英彦髦士。”


并列 经,常规、原则。义,正理。指不容置疑的法则或道理。也比喻理所当然,无可非议。语本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”李存葆《高山下的花环》:“在人民之中,~也应该包括你——我心爱的妻子!”△常用于事理方面。→理所当然 ↔岂有此理


解释天地间本当如此,不可更改的道理。

出处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,民之行也。”

春秋时期,晋国大臣赵鞅在晋国黄父(地名)会见各诸侯国大臣,商量如何安定动荡的周王室。赵鞅命令各诸侯国的大夫们向流离中的周天子输送粮食,并调动好保卫王室的将士,决定第二年送天子回到故都。这时,恰好郑国的大臣吉进见赵鞅,赵鞅就向吉询问拜谢谦让、进退周旋的礼节。吉说:“你问的这些都只是仪式,不是礼节。”赵鞅又问:“那什么叫礼呢?”吉回答说:“我从我们国家以前的大臣子产那里听说,礼是上天的法则,大地的根本,民众行动的依据。”然后又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发,最后总结说:“在上位者要谨慎行动,使人们相信政令,要用祸福赏罚来制约生死。如果最终悲哀、欢乐不违背礼节,就能跟天地的本性相和谐。”赵鞅听后赞叹不已,说:“哎呀,礼的规模和含义,真是宏大到极点了。”

近义理所当然

例句

人要为生存而劳动、奋斗,这是天经地义的。


【词语天经地义】  成语:天经地义汉语词典:天经地义

猜你喜欢

  • 过桥拆桥

    见“过河拆桥”。《官场现形记》17回:“但是现在的人总是~,转过脸就不认得人的。”【词语过桥拆桥】  成语:过桥拆桥汉语大词典:过桥拆桥

  • 秦王射鱼

    《史记.秦始皇本纪》:“方士徐巿等入海求神药,数岁不得,费多,恐谴,乃诈曰:‘蓬莱药可得,然常为大鲛鱼所苦,故不得至,愿请善射与俱,见则以连弩射之。’始皇梦与海神战,如人状。问占梦,博士曰:‘水神不可

  • 田父可坐杀

    周时谚语。田父指老农。《列子.杨朱》:“周谚曰:‘田父可坐杀。’晨出夜入,自以性之恒,啜菽茹藿,自以味之极,肌肉粗厚,筋节?急,一朝处于柔毛绨幕,荐以粱肉兰桔,心㾓体烦,内热生病矣。”谚语中反映出统治

  • 室如悬磬

    同“室如悬罄”。汉 焦赣《易林.乾之贲》:“室如悬磬,既危且殆,蚤见之士,依山处谷。”见“室如悬罄”。汉·司马徽《戒子书》:“闻汝充役,~,何以自辩?”【典源】《国语·鲁语上》:“齐侯见使者曰:‘鲁国

  • 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

    亦作不入虎穴,不得虎子。是说不进老虎的洞穴,怎么能擒获小老虎。形容不冒风险,就不能创造奇迹。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(73年)东汉政府派班超率36人出使西域。到鄯善国(今新疆鄯善县)时国王对他们极为敬重。不

  • 尸居余气

    形容奄奄一息,只剩下一口气,象死尸一样。后也用来形容饱食终日,无所事事的人。典出三国司马懿之事迹。司马懿(179-251年)字仲达,河内温县(今河南温县西)人,出身士族,初为曹操主簿,多谋略,善权变,

  • 仙掌承露

    源见“金铜仙人”。指汉武帝所造金铜仙人舒掌捧盘承接甘露。为后人诗文所咏京都景物。汉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抗仙掌以承露,擢双立之金茎。”晋潘岳《西征赋》:“擢仙掌以承露,干云汉而上至。”

  • 圣师梦奠

    源见“夫子梦奠”。指孔子死亡。宋陆游《乞奉祠未报食且不继》诗:“圣师梦奠二千载,一卷遗言终可凭。”【典源】 《礼记·檀弓上》:“孔子蚤作,负手曳杖,消摇于门。歌曰:‘泰山其颓乎? 梁木其坏乎? 哲人其

  • 枕肱

    同“枕曲肱”。唐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直以容膝一丘,曲阜之瓢遽切;枕肱五亩,成都之壁已穷。”【词语枕肱】   汉语大词典:枕肱

  • 云章

    《诗.大雅.棫朴》:“倬彼云汉,为章于天。”郑玄笺:“云汉之在天,其为文章,譬犹天子为法度于天下。”后以“云章”指帝王的文章。宋欧阳修《仁宗御飞白记》:“而云章灿然,辉映日月。”宋苏轼《谢赐燕并御书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