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冯君与小冯君
《汉书.冯奉世传》:西汉名将冯奉世的两个儿子冯野王和冯立,相继为上郡太守,皆有治绩。“吏民嘉美野王、立相代为太守,歌之曰:‘大冯君,小冯君,兄弟继踵相因循,聪明贤知惠吏民,政如鲁、卫德化钧,周公、康叔犹二君。”
冯野王和冯立兄弟相继为上郡太守而皆有政绩,受到百姓爱戴。后遂以“大冯君与小冯君”为清正廉明,颇有政绩的典故。有时也称“大冯君”。
清.赵执信《酬〔冯〕大木自都下见怀》诗:“夜来京国梦,只为大冯君。”(“冯大木”即“大冯君”借称。)
《汉书.冯奉世传》:西汉名将冯奉世的两个儿子冯野王和冯立,相继为上郡太守,皆有治绩。“吏民嘉美野王、立相代为太守,歌之曰:‘大冯君,小冯君,兄弟继踵相因循,聪明贤知惠吏民,政如鲁、卫德化钧,周公、康叔犹二君。”
冯野王和冯立兄弟相继为上郡太守而皆有政绩,受到百姓爱戴。后遂以“大冯君与小冯君”为清正廉明,颇有政绩的典故。有时也称“大冯君”。
清.赵执信《酬〔冯〕大木自都下见怀》诗:“夜来京国梦,只为大冯君。”(“冯大木”即“大冯君”借称。)
《礼记.经解》:“温柔敦厚。《诗》教也。”温和宽厚,是孔子评价诗歌社会作用的标准。后也用来比喻人品。并列 性情柔和,待人宽厚。形容人态度温和,也指诗文所反映的内容及风格温和宁静,婉约含蓄。语出《礼记·
《三国志.吴书.孙皓传》:“三年春正月晦,皓举大众出华里……乃还。”南朝.宋.裴松之注引《江袁传》:“初丹杨刁玄使蜀,得司马微与刘廙论运命历数事。玄诈增其文以诳国人曰:‘黄旗紫盖见于东南,终有天下者,
源见“王乔控鹤”。指王子乔。借指贵族子孙。明张居正《赠贞庵王孙》诗之一:“缑山帝子本胎仙,曾种华池玉井莲。”
借指谏辞。唐杜牧《李给事中敏》诗之一: “一章缄拜皂囊中,懔懔朝廷有古风。” 参见:○皂囊封
说话委婉微妙而切中事理。语出《史记.滑稽列传》:“谈言微中,亦可以解纷。”明.张岱《家传.附传》:“与人交,辄洞肺腑,谈言微中,无不倾心向之。”明.沈璟《义侠记.家门》:“请看名将出衡茅,谈言微中处,
《楚辞.离骚》:“女媭之婵媛兮,申申其詈予。”王逸注:“女媭,屈原姊也。”后因以“女媭”为家姊的代称。清黄遵宪《送女弟》诗:“粥粥扰群雌,申申詈女媭。”【词语女媭】 汉语大词典:女媭
源见“日饮亡何”。袁盎字丝。谓饮酒避事免是非。清钱谦益《春夜读汉书》诗:“且学袁丝能日饮,牖城瘴海共沉酣。”
同“井蛙”。宋曾巩《贺克伏交阯表》:“唶海隅之昧俗,肆井底之狂谋。”【词语井底】 汉语大词典:井底
同“计然之策”。宋刘攽《送江叔寺丞弃官归江州》诗:“还将计然策,江上依扁舟。”【词语计然策】 汉语大词典:计然策
耳:语助词,而已。一作“尔”。 为了国事,忘记家事;为了公事,忘记私事。 形容一心为国、为公。语出《汉书.贾谊传》:“国耳忘家,公耳忘私,利不苟就,害不苟去。”明.李贽《焚书.读史.晁错》:“是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