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夏虫不可语冰

夏虫不可语冰

庄子.秋水》:“北海若曰:‘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;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,束于教也。’”

这是北海若开导河伯的一段话,意思是说对井蛙不能说海如何的大,因为它拘限于废井没有见过海;对夏天的虫子不能说冰是什么东西,因为它没有在冬天生活过;对于心中只有歪曲主张的人,也不能对他讲什么道义,因为他没有受过教育。后因以“夏虫不可语冰”比喻人孤陋寡闻,不通晓时务。

晋.孙绰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哂夏虫之疑冰,整轻翮而思矫。”明.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七:“郎如此眼光浅,真是夏虫不可语冰。”


主谓对夏天的虫不可以与之谈冬天的冰。比喻见闻短浅,不达时务的人。语本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;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,束手教也。”△常用于指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人。→夏虫不可语寒 夏虫不可言冰。也作“夏虫疑冰”、“夏虫语冰”。


【典源】 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井蛙不可语于海者,拘于虚也;夏虫不可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; 曲士不可语于道者,束于教也。”

【今译】 井里的蛙不能与它谈大海的事,因为受了地域的局限; 夏天生长的昆虫不能与它讲冰的形状,因为受了时间的限制,偏陋的人不能与他谈论正道,因为他缺乏这方面的教育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见闻短浅,无法理喻。

【典形】 虫疑冰、虫语夏时冰、难与夏虫语、夏虫冰、夏虫疑冰、疑冰之虫、休遣夏虫知、冰有夏虫识、夏虫那知冰。

【示例】

〔虫疑冰〕 宋·王安石《同王濬贤良赋》:“谅能学此真寿类,世论妄以虫疑冰。”

〔虫语夏时冰〕 明·徐渭《次许口北招集之作》:“鸿留泥上雪,虫语夏时冰。”

〔难与夏虫语〕 宋·陆游《道室杂咏》之三:“冰霜难与夏虫语,晦朔岂容朝菌知。”

〔夏虫冰〕 清·唐孙华 《早秋杂兴》:“世上竞趋宵蚋火,人间难语夏虫冰。”

〔夏虫疑冰〕 晋·孙绰 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哂夏虫之疑冰,整轻翮而思矫。”

〔疑冰之虫〕 唐·王维《为干和尚进注仁王经表》:“浅智胜疑冰之虫,微戒愈溺泥之象。”


【词语夏虫不可语冰】  成语:夏虫不可语冰汉语词典:夏虫不可语冰

猜你喜欢

  • 歌易水

    源见“燕市悲歌”。吟唱悲壮之歌,抒发悲壮慷慨的情怀。宋陆游《遣怀》诗:“积愤有时歌易水,孤忠无路哭昭陵。”

  • 猛士大风歌

    同“猛士歌”。清 杨潮观《新丰店马周独酌》:“只听那猛士《大风歌》,他全不要诗书王佐。”

  • 讳莫如深

    比喻把事物隐瞒得很深。公元前662年,鲁庄公病重。按照他的意愿是想让他的儿子公子般继承君位。而其二弟叔牙却极力主张鲁庄公传其庶兄庆父。庄公的第三个弟弟季友见叔牙怀有异图,便以庄公之命将叔牙赐死,并在庄

  • 襦袴讴

    同“襦袴歌”。宋王禹偁《送陈侯之任同州》诗:“同州古三辅,北望雄且优。诏条得以布,民瘼得以求。勿谓绮纨子,当有襦袴讴。”【词语襦袴讴】   汉语大词典:襦袴讴

  • 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

    臣下罪该万死,皇上是圣明天子。 旧时形容臣下对皇上的愚忠。语出唐.韩愈《琴操.拘幽操.文王羑里作》:“有知无知兮,为死为生。呜呼,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。”清.谭嗣同《仁学上.二七》:“至于臣罪当诛,天

  • 闭孙生户

    源见“悬梁刺股”。谓闭门安心读书。明谢谠《四喜记.诗礼趋庭》:“喜儿曹聪明天赋,潜心静闭孙生户,更须学悬梁刺股。”

  • 湘妃泪痕

    同“湘妃怨”。唐李嘉祐《江上曲》诗:“君看峰上斑斑竹,尽是湘妃泣泪痕。”

  • 眼中物

    同“眼中钉”。宋李心传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.建炎元年三月》:“时金人在南薰门,谓吕好问曰:‘康王我眼中物,当以五千骑取之。’”【词语眼中物】   汉语大词典:眼中物

  • 东箭南金

    《乐雅.释地》:“东南之美者,有会稽之竹箭焉。西南之美者,有华山之金石焉。”箭,一种细小坚实可作箭杆的竹子,出之东南。西南出金石。后来就用“东箭南金”比喻高尚的人品,优秀的人才。也作“南金东箭”。唐.

  • 管城侯

    同“管城子”。元朱德润《赠笺纸吕生》诗之二:“莫问杀青千古事,漆书应让管城侯。”【词语管城侯】   汉语大词典:管城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