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士为知己者死

士为知己者死

战国策.赵策一》:“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,吾其报知氏矣。”

春秋时,晋人豫让在投奔知伯后,受到重视与尊敬。后赵襄子杀死了知伯,并漆了他的头骨作饮器(或说为溺器)。豫让逃到山中,时刻准备刺杀赵襄子,为知伯报仇。这里所录的话就是豫让为报知伯知遇之恩,而发出的誓言。

士在这里作“男儿”解,是泛指,以与下文中的“女”相对。“士为知己者死”,是说为了报答知己,不惜牺牲生命,这里面体现了古代人所赞美的“义”的精神品格。

汉.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:“盖钟子期死,伯牙终身不复鼓琴,何则?士为知己者用,女为悦己者容。”

此语典又可紧缩为“士死知己”,其意义同。汉.曹操《祀故太尉乔玄文》:“士死知己,怀此无忘。”


主谓 士,古代对男子的美称,也指有某种才能的人。知己,指彼此相知,情谊深切的朋友。比喻一个人能为深知和看重自己的人效全力。语出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。”汉·刘向《说苑》:“~,而况为之哀乎?”姚雪垠《李自成》:“我们作为他的军师,~,自己赴汤蹈火,粉身碎骨,义无反顾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能尽心尽力的朋友。→女为悦己者容 为朋友两胁插刀 ↔卖友求荣。 也作“士死知己”、“士为知己者死,女为悦己者容”。


【词语士为知己者死】  成语:士为知己者死汉语词典:士为知己者死

猜你喜欢

  • 凤雏

    《三国志.诸葛亮传》“诸葛孔明者,卧龙也”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《襄阳记》:“刘备访世事于司马德操。德操曰:‘……识时务者在乎俊杰。此间自有伏龙、凤雏。’备问为谁?曰:‘诸葛孔明、庞士元也。’”又《庞统传

  • 一人敌

    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“夫抚剑疾视,曰:‘彼恶敢当我哉!’此匹夫之勇,敌一人者也。”后以“一人敌”指剑术。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剑,一人敌,不足学,学万人敌。”偏正 指只能对抗一个人。语本《孟子·梁惠王

  • 糠秕在前

    南朝.宋.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排调》记载:东晋的王文度和范荣期是同僚。王年少而位高,范年老而位低。走路时相互谦让。久之,“王遂在范后。王因谓曰:‘簸之扬之,糠秕在前。’范曰:‘洮之汰之,沙砾在后。’”糠

  • 祝华呼嵩

    源见“华封三祝”、“嵩岳三呼”。借指歌颂太平盛世。明叶宪祖《寒衣记》四折:“杀尽了这些奸雄成一统,大家来祝华呼嵩。”

  • 高轩过

    《新唐书.李贺传》:“七岁能辞章。韩愈、皇甫湜始闻未信,过其家,使贺赋诗,援笔辄就,如宿构,自目曰《高轩过》。二人大惊。自是有名。”《高轩过》原是李贺应韩愈、皇甫湜要求自为诗的篇名,后用为文思敏捷、富

  • 含垢藏瑕

    同“纳污藏疾”。《世说新语.德行》“未尝见其喜愠之色”刘孝标注引《嵇康别传》:“康性含垢藏瑕,爱恶不争于怀,喜怒不寄于颜。”见“含垢匿瑕”。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未尝见其喜愠之色。”刘孝标注引《嵇康别

  • 下蔡城危

    同“下蔡迷”。唐李商隐《赠歌妓》诗之一:“水精如意玉连环,下蔡城危莫破颜。”

  • 棠干

    源见“召公棠”。喻指治理国家、受人爱戴的栋梁之才。晋陆云《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》:“朝陨棠干,邦丧国辉。”【词语棠干】   汉语大词典:棠干

  • 瑞玉抵鹊

    源见“荆玉抵鹊”。比喻大材小用。五代 刘兼《登邓楼书怀》诗:“瑞玉岂知将抵鹊,铅刀何事却屠龙?”

  • 知子莫若父,知臣莫若君

    意谓父亲最了解儿子,国君最了解臣属。语出《管子.大匡》:“鲍叔曰:‘先入有言曰:知子莫若父,知臣莫若君。今君知臣不肖也,是以使贱臣傅小白。贱臣知弃矣。’”也引作〔知臣莫若君,知子莫若父〕。《韩非子.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