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墓木已拱

墓木已拱

左传.僖公三二年》:“蹇叔哭之曰:‘孟子!吾见师之出,而不见其入也!’公使谓之曰:‘尔何知?’中寿,尔墓之木拱矣!’……”

秦穆公不接受蹇叔的谏诤,坚持派秦将孟明、西乞、白乙领兵袭击郑国。蹇叔哭着为三位将帅送行说:“我亲眼看你孟明领兵出征,但却再也无法看到你回来了。”秦穆公很生气的派人对蹇叔说:“你懂什么!你已经一百岁了,你墓地上种的树已经长到双手合围那么粗了!”后以“墓木已拱”形容人已死去很久。

宋.范祖禹《范太史集.答刘仙尉书》:“近《资治通鉴》印本奏御,因思同时修书之人墓木已拱,存者唯仆,尤可感叹!”


见“木已拱矣”。宋·李清照《〈金石录〉后序》:“今手泽如新,而~,悲夫!”


【典源】 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:“ (秦) 穆公访诸蹇叔,蹇叔曰:‘劳师以袭远,非所闻也。师劳力竭,远主备之,无乃不可乎! 师之所为,郑必知之。勤而无所,必有悖心。且行千里,其谁不知?’公辞焉。召孟明、西乞、白乙,使出师于东门之外。蹇叔哭之,曰:‘孟子,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。’公使谓之曰:‘尔何知! 中寿,尔墓之木拱矣。’”《公羊传》作“宰上之术拱矣。”【今译】 春秋时,秦穆公打算攻打郑国,向年老的大臣蹇叔咨询。蹇叔说:“调动军队攻击远方的国家,没听说过。那样兵士疲惫,而对方早有准备,万万不可!”穆公不听,仍派遣三将率军出征,蹇叔以为秦师必败而痛哭,穆公大怒,派人对蹇叔说:“你懂什么! 如果你只活到中寿 (六七十岁),你坟墓上的树早该有合抱粗了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死去已久。

【典形】 拱木、拱松柏、墓木已拱、木已拱、行且拱矣、宰木拱、宰树悲、孤坟拱桑樗。

【示例】

〔拱木〕 南朝梁·江淹 《恨赋》:“试望平原,蔓草萦骨,拱木敛魂。”

〔拱松柏〕 宋·梅尧臣 《永叔内翰见索》:“凡今三十年,累冢拱松柏。”

〔墓木已拱〕 宋·李清照《金石录后序》:“今手泽如新,而墓木已拱。”

〔木已拱〕 唐·杜甫《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》:“金粟堆前木已拱,瞿塘石城草萧瑟。”

〔行且拱矣〕 宋·苏轼《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》:“故山松柏皆手种,行且拱矣归何时。”

〔宰木拱〕 清·王士禛《送浦潜夫》:“丞相宰木拱,部曲无复遗。”

〔宰树悲〕 宋·陈与义《侯处士女挽词》:“人间似梦风旌出,佛子何之宰树悲。”


【词语墓木已拱】  成语:墓木已拱汉语词典:墓木已拱

猜你喜欢

  • 红炉点雪

    《高子遗书.会语七八》:“颜子克己,若红炉点雪,不必言难,天下归仁。”烧红的火炉上着一点雪立即融化。比喻聪明人一经点拨,立即悟解。清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四:“诗得一字之师,如红炉点雪,乐不可言。”见“洪炉

  • 仲弓德

    《论语.先进》:“德行:颜渊、闵子骞、冉伯牛、仲弓。”汉代司马迁《史记.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,曰:‘雍也可使南面。’”鲁国人冉雍字仲弓,孔子认为他很有德行。后因以“仲弓德”比喻品德高尚

  • 唱刀镮

    源见“大刀头”。谓渴望顺利还归。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二五回:“记得昨宵踏歌处,有人连臂唱刀镮。”

  • 落帽

    源见“孟嘉落帽”。形容名士风流潇洒。唐李白《九日》诗:“落帽醉山月,空歌怀友生。”宋陈师道《和李使君九日登戏马台》:“九日风光堪落帽,中年怀抱更登台。”【词语落帽】   汉语大词典:落帽

  • 屏开孔雀

    同“屏开雀”。明 许三阶《节侠记.婿谒》:“耀蓬蒿,屏开孔雀,卜日鹊填桥。”【词语屏开孔雀】   汉语大词典:屏开孔雀

  • 鱼祸

    源见“城门失火,殃及池鱼”。谓无端受害。宋洪炎《庚戌岁六月四日至洪城怅然伤怀》诗:“人言城门火,鱼祸自靡遗。”

  • 沧海遗珠

    比喻被埋没了的人才。亦称“沧海珠”、“遗珠”。出自唐狄仁杰之事迹。狄仁杰参见“斗南一人”条。狄仁杰在任汴州参军时,曾被吏人诬诉。黜涉使阎立本召讯他后,搞清了事情的真相,并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材,便

  • 唾壶频敲

    同“唾壶击缺”。筱波山人《爱国魂》二出:“帐中歌啸,唾壶频敲。逞雄威,与诸君直抵燕 云古道。”

  • 眦裂

    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:“〔樊哙〕瞋目视项王,头发上指,目眦尽裂。”后因以“眦裂”形容盛怒。唐柳宗元《韦道安》诗:“一闻激高义,眦裂肝胆横。”《新唐书.张巡传》:“子琦谓巡曰:‘闻公督战,大呼辄眦裂血面,

  • 题柱

    东汉.赵岐《三辅决录》:“长陵田凤,字季宗,为尚书郎,仪貌端正。入奏事,灵帝目送之,因题殿柱曰:‘堂堂乎张,京兆田郎。’”东汉尚书郎田凤,仪貌端正。汉灵帝在殿柱上题曰:“堂堂乎张,京兆田郎’。后遂用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