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五车书”。形容饱读诗书满腹学问。宋杨万里《送李童子西行》诗:“江西 李家童子郎,腹载五车干玉皇。”主谓 比喻读书极多,学识甚富。语本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宋·杨万里《送李童子西
同“蒹葭玉树”。唐钱起《寻司勋李郎中不遇》诗:“每恨蒹葭傍芳树,多惭新燕入华堂。”
《后汉书.郭太传》:“茅容字季伟,陈留人也。年四十余,耕于野,时与等辈避雨树下,众皆夷踞相对,容独危坐愈恭。林宗行见之而奇其异,遂与同言,因请寓宿。旦日,容杀鸡为馔,林宗谓为己设,既而以供其母,自以草
同“五弦歌”。唐李群玉《穆天子》诗:“不思五弦琴,作歌咏南薰。但听西王母,瑶池吟白云。”【词语五弦琴】 汉语大词典:五弦琴
源见“乌衣国”。指燕子。清 富察敦崇《燕京岁时记.梧桐》:“至于秋天鸿雁,社日乌衣,则有月令在。”同“乌衣巷”。宋邓剡《唐多令》词:“寂寞古豪华,乌衣日又斜。说兴亡、燕入谁家?”【词语乌衣】 汉语
源见“黄金台”。谓帝王招纳贤士英杰之处。清王摅《和吴汉槎就讯刑部》:“太息无人延国士,昭王台废已荒丘。”
八百:表示多数,虚指。诸侯:各小国国君。规定要服从王命,定期朝贡述职,有出军赋与服役义务。此典指周武王不约而与八百诸侯会师,诸侯都说,商纣王可以讨伐。【出典】:《史记》卷4《周本纪》120页:“是时,
源见“龙伯钓鳌”。美喻海上岛屿。唐罗隐《寄窦泽处士》诗之二:“鳌背楼台拂白榆,此中槎客亦踟蹰。”
源见“老莱娱亲”。在堂上着彩衣作儿戏以娱亲。谓孝事父母。宋郭应祥《鹧鸪天.梦符置酒于野堂》词:“方怀旧友归鸿阁,忽枉高轩戏彩堂。”
源见“井蛙”。喻识浅者沾沾自喜。宋黄庭坚《次韵答邢敦夫》:“方求无津涯,不作蛙井喜。”【词语蛙井喜】 汉语大词典:蛙井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