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商山四皓

商山四皓

商山:又名商阪、地肺山、楚山(今陕西商县东南)。皓(hào浩):白。此典指秦末隐居在商山的四位年高隐士。秦朝末年残暴统治,东园公,角(Lù陆,一作“角lù”)里先生、绮(qǐ起)里季、夏黄公四位老先生不堪压迫,隐居入商山。秦亡,汉朝建立,高祖刘邦访求并聘请他们出山,四位年高隐士不应征召。 汉高祖十二年(前195年),刘邦跟随大军击败黥(qííng情)布以后回朝,病得很厉害,更加想要更换太子,留侯张良劝阻,皇上不听,张良便称病不理事。叔孙通太傅(辅导太子的官)引用古今事例进行劝告,以死争保太子。汉高祖刘邦假装应允,但实际上还是想要更换太子。等到宴会开始,安置酒席,太子侍奉在旁,四位老先生跟随太子,他们年龄都已八十多岁,胡须和眉毛都是雪白的,衣服和帽子很奇特。汉高祖刘邦感到很奇怪,问道:“他们是干什么的?”四位老人走上前回答,各自说出自己的姓名,叫东园公、角里先生、绮里季、夏黄公。汉高祖刘邦于是大惊,说道:“我访求您们几位好几年了,您们总是逃避我,今天您们为什么自愿跟随我的儿子交游呢?”四位老人都说:“陛下轻视士人,喜欢辱骂,我们讲骨气不愿受侮辱,所以惶恐不安地躲避起来。我们私下听说太子为人仁义孝顺,对人恭敬有礼,喜爱士人,天下人没有不伸长脖子想为太子拼死效力的,所以我们来了。”汉高祖刘邦说:“麻烦您们,希望善始善终地关心保护太子。”刘邦认为太子“羽翼已成”,就打消了改换太子的主意。后以此典称年高有德、名望素著之隐士高人;或指隐居山林的高士。此典又作“避秦隐形”、“园绮”、“绮季”、“四翁”、“南山皓”、“绮皓”、“黄公”、“商老”、“四皓”、“四老安刘”、“园公”、“绮园”,“黄绮”、“绮里”、“绮黄”、“商皓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55《留侯世家》2046、2047页:“汉十二年,上从击破布军归,疾益甚,愈欲易太子。留侯谏,不听,因疾不视事。叔孙(叔孙通,汉朝建立,他与儒生共立朝仪)太傅称说引古今,以死争太子,上详(通“佯”,假装)许之,犹欲易之,及燕(通“宴”),置酒,太子侍。四人从太子,年皆八十有余,须眉皓白,衣冠甚伟。上怪之,问曰:‘彼何为者?’四人前对,各言名姓,曰东园公,角里先生、绮里季、夏黄公。上乃大惊,曰:‘吾求公数岁,公辟(通“避”)逃我,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?’四人皆曰:‘陛下轻士善骂,臣等义不受辱,故恐而亡匿。窃闻太子为人仁孝,恭敬爱士,天下莫不延颈(伸长脖子遥望)为太子死者,故臣等来耳。’上曰:‘烦公幸卒调护太子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三国魏·曹植《商山四皓赞》:“嗟尔四皓,避秦隐形。刘项之争,养志弗营。” 魏·阮籍《咏怀》之四十二:“园绮遁南岳,伯阳隐西戎。” 唐·卢照邻《乐府杂诗序》:“绮季留侯,神交仿佛,遂复驱逼幽忧之疾,经纬朝廷之言。” 唐·骆宾王《畴昔篇》:“谁能局迹依三辅,会就商山访四翁。” 骆宾王《上齐州张司马启》:“常愿处幽控寂,追夏黄于商山。” 唐·李白《奉饯十七翁》:“则绮皓不得不遁于南山,鲁连不得不蹈于东海。” 唐·杜甫《寄李十二白》:“苏武元还汉,黄公岂事秦。” 杜甫《收京》之二:“羽翼怀商老,文思忆帝尧。” 唐·杜牧《题青云馆》:“四皓有芝轻汉祖,张仪无地与怀王。” 杜牧《题商山四皓庙》:“南军不袒左边袖,四老安刘是灭刘。” 宋·陆游《幽居》之二;“市隐昔曾从啸父,山栖今欲效园公。” 元·揭傒斯《送徐道士归豫章西山》:“不见绮与园,但见伊与周。” 明·万寿祺《入沛宫》:“我亦远随黄绮去,东山重唱采芝歌。” 清·顾炎武《赠孙征君奇逢》:“伏生终入汉,绮里只辞秦。” 清·赵执信《酬王阮亭先生见寄》之三:“乘时朱虎让,失意绮黄亲。” 清·黄景仁《使院堂阴奇石》:“岂惟倒海岳,或恐下商皓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汉十二年,上以击破布军归,疾益甚,愈欲易太子。留侯谏,不听,因疾不视事。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,以死争太子。上详(佯) 许之,犹欲易之。及燕,置酒,太子侍。四人从太子,年皆八十有余,须眉皓白,衣冠甚伟。上怪之,问曰:‘彼何为者?’四人前对,各言名姓,曰东园公、甪(lu) 里先生、绮里季、夏黄公。上乃大惊,曰:‘吾求公数岁,公辟逃我,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?’四人皆曰:‘陛下轻士善骂,臣等义不受辱,故恐而亡匿,窃闻太子为人仁孝,恭敬爱士,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,故臣等来耳。’上曰:‘烦公幸卒调护太子。’”晋·皇甫谧《高士传》:“四皓者,皆河内轵人也,或在汲。一曰东园公,二曰甪 (lu) 里先生,三曰绮里季,四曰夏黄公。皆修道洁己,非义不动。秦始皇时,见秦政虐,乃退入蓝田山,而作歌曰:‘莫莫高山,深谷逶迤。晔晔紫芝,可以疗饥。唐虞世远,吾将何归! 驷马高盖,其忧甚大。富贵之畏人,不如贫贱之肆志。’乃共入商雒,隐地肺山,以待天下定。及秦败,汉高闻而征之,不至,深自匿终南山,不能屈已。”《太平御览》 卷四十三引盛弘之《荆州记》曰:“上洛有商山,高士传谓地肺,即此也。”

【今译】 秦末有四位年高的隐士,名为东园公,甪里先生、绮里季、夏黄公,他们因不堪忍受秦朝暴虐的统治,隐居入地肺山(即商山,也称楚山),等待天下平定。汉朝建立后,汉高祖刘邦聘请他们出山,四人不应征召。后刘邦欲改换太子,吕后求张良用计,张良即为其定计,礼聘四人出山辅佐太子。在一次宴饮时,刘邦见到四人,年皆八十余岁,须眉皓白,衣冠伟岸。刘邦问他们。四人说:“您轻视士人,随便侮辱他们,我们义不受辱,因此隐居不出,而太子恭敬爱士,所以我们来辅佐他。”刘邦认为太子“羽翼已成”,因此打消了改换太子的主意。因四人皆年高发白,故人称四皓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年高德劭、名望素著的隐士高人; 或指隐居山林; 或以“羽翼”等指辅佐的人。

【典形】 避秦隐形、采芝人、楚山高士、楚芝、赋紫芝、黄公、黄绮、甪里芝、南山皓、绮皓、绮黄、绮季、绮里、绮园、商皓、商老、商山老、商山四翁、商山紫芝客、商翁、商颜、四皓、四老、四老安刘、四翁、夏黄、羽翼、园公、园绮、紫芝侣、紫芝曲、商山采芝、奇士出商山、商岭四翁、南山四老、羽翼殊勋、东宫羽翼、歌紫芝、歌采芝、紫芝翁、商山皓、商山芝、采芝歌、安储皇、地仙芝、四老人。

【示例】

〔避秦隐形〕 三国·曹植《商山四皓赞》:“嗟尔四皓,避秦隐形。刘项之争,养志弗营。”

〔采芝人〕 元·马致远《泰华山陈抟高卧》:“试看蓬莱寻药客,商岭采芝人,天下已归汉,山中犹避秦。”

〔楚山高士〕 唐·储光羲《田家杂兴》之二:“楚山有高士,梁国有遗老。”

〔楚芝〕 唐·李商隐《归墅》:“楚芝应遍紫,邓橘未全黄。”

〔赋紫芝〕 清·沈磬《金陵漫兴》之四:“诸公好去乘时会,莫入商山赋紫芝。”

〔黄公〕 唐·杜甫《寄李十二白》:“苏武元还汉,黄公岂事秦。”

〔黄绮〕 明·万寿祺《入沛宫》:“我亦远随黄绮去,东山重唱采芝歌。”

〔甪里芝〕 明·袁宏道《代青溪道士见招》:“朝浸甪里芝,暮烹王烈髓。”

〔南山皓〕 唐·李白《金陵歌送别范宣》:“送尔长江万里心,他年来访南山皓。”

〔绮皓〕 唐·李白 《奉饯十七翁》:“则绮皓不得不遁于南山,鲁连不得不蹈于东海。”

〔绮黄〕 清·赵执信《酬王阮亭先生见寄》之三:“乘时朱虎让,失意绮黄亲。”

〔绮季〕 唐·卢照邻 《乐府杂诗序》:“绮季留侯,神交仿佛,遂复驱逼幽忧之疾,经纬朝廷之言。”

〔绮里〕 清·顾炎武《赠孙征君奇逢》:“伏生终入汉,绮里只辞秦。”

〔绮园〕 元·揭傒斯《送徐道士归豫章西山》:“不见绮与园,但见伊与周。”

〔商皓〕 清·黄景仁《使院堂阴奇石》:“岂惟倒海岳,或恐下商皓。”

〔商老〕 唐·杜甫《收京》之二:“羽翼怀商老,文思忆帝尧。”

〔商山老〕 唐·贾·曾《奉和春日出苑》:“招贤已从商山老,托乘还征邺下才。”

〔商山四翁〕 明·冯惟敏《傍妆台·世恩堂观两共酌》:“竹溪六逸,商山四翁,至今千载仰高风。”

〔商山紫芝客〕 唐·刘禹锡《秋日书怀寄白宾客》:“商山紫芝客,应不向秋悲。”

〔商翁〕 宋·汪元量《杭州杂诗》之二十一:“诸吕几亡汉,商翁不仕秦。”

〔四皓〕 唐·杜牧《题青云馆》:“四皓有芝轻汉祖,张仪无地与怀王。”

〔四老安刘〕 唐·杜牧《题商山四皓庙》:“南军不袒左边袖,四老安刘是灭刘。”

〔四翁〕 唐·骆宾王《畴昔篇》:“谁能跼迹依三辅,会就商山访四翁。”

〔夏黄〕 唐·骆宾王《上齐州张司马启》:“常愿处幽控寂,追夏黄于商山。”

〔羽翼〕 唐·杜甫《秋日夔府咏怀》:“羽翼商山起,蓬莱汉闵连。”

〔园公〕 宋·陆游《幽居》之二:“市隐昔曾从啸父,山栖今欲效园公。”

〔园绮〕 魏·阮籍《咏怀》之四十二:“园绮遁南岳,伯阳隐西戎。”

〔紫芝侣〕 唐·刘禹锡《自左冯归洛下》:“自有园公紫芝侣,仍追少傅赤松游。”

〔紫芝曲〕 唐·杜甫《洗兵行》:“隐士休歌紫芝曲,词人解撰清河颂。”


【词语商山四皓】  成语:商山四皓汉语词典:商山四皓

猜你喜欢

  • 壶内古今

    同“壶中天”。宋张炎《青玉案.闲居》词:“尘留不住,云留却住,壶内藏古今。”

  • 河清颂

    《宋书.临川王刘道规传》附《鲍照传》:“元嘉中,河、济俱清,当时以为美瑞,照为《河清颂》。”南朝宋文学家鲍照,曾作《河清颂》称颂当时河清之瑞。后用为歌颂祥瑞之典。唐.杜甫《洗兵马》:“隐士休歌紫芝曲,

  • 悬胆

    《吴越春秋.勾践归吴外传》:“越王念复吴仇非一日也,……愁心苦志,悬胆于户,出入尝之,不绝于口。”春秋时,吴越两国不断相互攻伐。公元前四九四年,吴攻破越国,勾践被俘称臣。后被放归国,他为报吴仇,激励意

  • 侧席

    源见“汉家侧席”。指谦恭以待贤者。前蜀贯休《寄乌龙山贾泰处士》:“吾君方侧席,未可便怀安。”【词语侧席】   汉语大词典:侧席

  • 五侯门

    《汉书.游侠传.楼护传》:“是时王氏方盛,宾客满门,五侯兄弟争名,其客各有所厚,不得左右,唯护尽入其门,咸得其欢心。……与谷永俱为五侯上客。”五侯,此指汉成帝河平二年所封的王氏五个侯王,即平阿侯王谭成

  • 吾无为善

    《左传.昭公十三年》:“子产归,未至,闻子皮卒,哭,且曰:‘吾已无为为善矣,唯夫子知我。’”无为,无助也。无为为善,言无人助我为善也。春秋时,子皮(罕虎)与郑子产交情深厚,子皮死,子产哭说从此无人帮助

  • 蓍簪

    源见“刈蓍遗簪”。喻指旧物故情。前蜀韦庄《同旧韵》诗:“既闻留缟带,讵肯掷蓍簪?”【词语蓍簪】   汉语大词典:蓍簪

  • 郎潜白发

    《汉武故事》:“上(汉武帝)尝辇至郎署,见一老翁,须鬓皓白,衣服不整。上问曰:‘公何时为郎,何其老也?’对曰:‘臣姓颜名驷,江都人也,以文帝时为郎。’上问曰:‘何其老而不遇也?’驷曰:‘文帝好文而臣好

  • 鲍叔知我

    源见“管鲍交”。指友人对自己的深刻了解和信任。唐罗隐《东归别常修》诗:“唯惭鲍叔深知我,他日蒲帆百尺风。”

  • 曳尾

    同“曳尾泥涂”。宋黄庭坚《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》:“故作龟曳尾,颇深漆园方。”【词语曳尾】   汉语大词典:曳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