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唾面自干

唾面自干

比喻逆来顺受,受到侮辱也不加以反抗。亦称“唾面勿拭”、“师德唾面”、“干汝唾”。见唐娄师德之事迹。娄师德(630-699年)字宗仁。郑州原武(今河南原阳)人。进士出身。上元初(674年)曾为监察御史,后以征讨吐蕃有功,迁殿中侍御史,兼河源军司马,并知营田事。天授初(690年)为丰州都督,亲率将士屯田,积谷数百万,后升任宰相。史载其人深沉有度量,以谨慎忍让闻名于世。一次他的弟弟奉命守代州,向他告别。他嘱其遇事要能忍耐。其弟说:即使有人朝我脸上唾口水,我也不过是擦了而已。师德则说:不对,擦掉会使他更生气,应该让其自干。

【出典】:

新唐书》卷108《娄师德传》4093页:“其弟守代州,辞之官,教之耐事。弟曰:‘人有唾面,絜之乃已’。师德曰:‘未也。絜之,是违其怒,正使自干耳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苏轼《次韵答章传道见赠》:“唾面慎勿拭,出胯当俯就。” 宋·陆游《闻里中有斗者作此示之》:“唾面听自干,彼忿自消磨。” 宋·陆游《庵中独居感怀》之二:“顽面敢辞干汝唾,蔬餐聊得曲吾肱。” 明·唐寅《百忍歌》:“师德唾面羞也忍,刘宽污衣怒也忍。”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35回:“他从年轻时候得了选拔,便想到他祖上唾面白干那番见识,究竟欠些褒气。” 近代·梁启超《中国积弱溯源论》:“夫人而至于唾面自干,天下之顽钝无耻,孰过是焉!”


其他 形容过分容忍,受辱后毫不反抗。语本《尚书大传·大战》:“骂女(汝)毋叹,唾女毋干。”又《新唐书·娄师德传》:“其弟守代州,辞之官,教之耐事。弟曰:‘人有唾面,絜之乃已。’师德曰:‘未也。絜之,是违其怒,正使自干耳。’”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七论“文人相轻”——两伤》:“由这情形,推而广之以至于文坛,真令人有不如逆来顺受,~之感。”※唾,不读作chuí。△多指人过于软弱。 →含垢忍辱 ↔不平则鸣


【典源】 唐·刘肃《大唐新语·容恕》:“初,(娄) 师德在庙堂,其弟某以资高拜代州都督。将行,谓之曰:‘吾少不才,位居宰相。汝今又得州牧,叨据过分,人所嫉也。将何以终之?’弟对曰:‘自今虽有唾某面者,亦不敢言,但自拭之,庶不为兄之忧也。’师德曰:‘此适为我忧也。夫前人唾也,发于怒也,汝今拭之,是逆前人怒也。唾不拭将自干,何如笑而受之?’弟曰:‘谨受教。’”《新唐书·娄师德传》亦载,较略。

【今译】 唐代娄师德位居宰相,为人深沉大度。其弟被任为代州都督。临别时,师德问他:“你今得为州牧,官位已高,如何能保全呢?”其弟说:“从今以后即使有唾我的脸的,也不敢回言,只自己擦掉,决不让兄长忧虑。”师德说:“这正是我耽心的。人家唾你,是因为生你的气,你自己擦去,不更使人生气吗?唾沫不擦自然会干,不如微笑地接受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对人尽量忍让,避免惹事。

【典形】 干汝唾、娄公唾、师德唾面、拭面、唾面、唾面娄、唾面勿拭、唾面自干、面能干唾、唾行自干、唾面自拭、唾俟面干。

【示例】

〔干汝唾〕 宋·陆游《庵中独居感怀》之二:“顽面敢辞干汝唾,蔬餐聊得曲吾肱。”

〔娄公唾〕 明·李东阳《胡忠安公挽诗》:“面受娄公唾,身无董氏弦。”

〔师德唾面〕 明·唐寅《百忍歌》:“师德唾面羞也忍,刘宽污衣怒也忍。”

〔拭面〕 宋·陈师道《次韵春怀》:“折腰方赖禄,拭面未伤和。”

〔唾面〕 元·滕斌《普天乐·气》:“唾面来时休教拭,看英雄自古如痴,前程万里。”

〔唾面娄〕 唐·唐彦谦《和陶渊明贫士诗》之四:“中年涉事熟,欲学唾面娄。”

〔唾面勿拭〕 宋·苏轼《次韵答章传道见赠》:“唾面慎勿拭,出胯当俯就。”

〔唾面自干〕 宋·陆游《闻里中有斗者作此示之》:“唾面听自干,彼忿自消磨。”


【词语唾面自干】  成语:唾面自干汉语词典:唾面自干

猜你喜欢

  • 仙侣舟

    同“李郭舟”。清徐珂《寄周小山嘉兴》诗:“来年乘兴期相访,杨柳湾西仙侣舟。”

  • 秋霜

    332 ① 喻人志操峻洁,风格清严。《后汉书.孔融传》:“懔懔焉,皜皜焉,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。”《晋书.范弘之传》:“志厉秋霜,诚贯一时。”【词语秋霜】   汉语大词典:秋霜

  • 匈奴未灭

    匈奴:古代中国北方民族之一。 意谓外患尚未平息。语出《史记.卫将军骠骑列传》:“天子为治第,令骠骑视之。对曰:‘匈奴未灭,无以家为也。’”宋.柳开《上皇帝陈情书》:“且四海之内,万物皆宁,唯有幽州未

  • 生空桑

    源见“出空桑”。指非父母所生。唐李白《纪南陵题五松山》诗:“伊尹生空桑,捐庖佐皇极。”

  • 辟摽

    《诗.邶风.柏舟》:“静言思之,寤辟有摽。”后以“辟摽”谓抚心捶胸,表示忧伤。《楚辞.王褒〈九怀.思忠〉》:“寤辟摽兮永思,心怫郁兮内伤。”王逸注:“辟,拊心貌也。”【词语辟摽】   汉语大词典:辟摽

  • 笔则笔,削则削

    笔:指记载。削:指删除。古代文字书于竹简,删改时要用刀刮去竹上的字。 记载的记载,删除的删除。 古时形容修改文字。语出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:“至于为《春秋》,笔则笔,削则削,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。”林

  • 在三之礼

    《国语.晋语一》:“‘民生于三,事之如一。’父生之,师教之,君食之。非父不生,非食不长,非教不知,生之族也,故壹事之。唯其所在,则致死焉。”韦昭注:“三,君、父、师也。”后因以“在三之礼”谓礼敬君、父

  • 远致石榴

    《文选》卷十六晋.潘安仁(岳)《闲居赋》:“石榴蒲陶之珍。”唐.李善注引晋.张华《博物志》:“张骞使大夏,得石榴。”晋.陆机《与弟云书》:“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,得涂林安石榴也。”(据《太平御览》卷九

  • 舆人歌

    《后汉书.岑彭传》附《岑熙传》:“少为侍中、虎贲中郎将,朝廷多称其能。迁魏郡太守,招聘隐逸,与参政事,无为而化。视事二年,舆人歌之曰:‘我有枳棘,岑君伐之。我有蟊贼,岑君遏之。狗吠不惊,足下生氂。含哺

  • 月丽于箕

    箕: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。旧说箕星主风。月亮附于箕宿,是起风的征兆。《春秋纬》:“月丽于箕,风扬不少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