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

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

途:途径。致:趋向,目标。 归宿尽管相同,但所走的途径各异;目标虽只一个,但思虑却可多至百种。 比喻得到相同的结果,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。语出《易.系辞下》:“天下何思何虑?天下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。”孔颖达疏:“天下同归而殊途者,言天下万事,终则同归于一,但初时殊异其途路也。一致而百虑者,所致虽一,虑必有百,言虑虽百种,必归于一致也。”宋.徐锴《说文系传》卷三五:“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,语各有伦,而同归于理也。”也引作〔一致而百虑,同归而殊途〕。宋.徐铉《巫马大夫碑铭》:“至大者不可以一概量,至众者不可以一术治。故君子出处语默,屈伸变化,一致而百虑,同归而殊途。”又《出处论》:“或曰:‘伯夷叔齐当文武之世,曷为弃之而处穷也?’答曰:‘圣人一致而百虑,殊途而同归。’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子桓虚坐

    《三国志.吴书.虞翻传》:“权怅然不平”裴松之注引《吴书》:“后权与魏和,欲遣禁归北,翻复谏曰:‘禁败数万众,身为降虏,又不能死(魏将于禁被关羽俘获,孙权破关羽,得于禁)。北习军政,得禁必不如所规。还

  • 池塘春草梦

    同“池塘草梦”。元 马需庵《满江红》词:“何处池塘春草梦,谁家院落梨花月?”

  • 明扬侧陋

    《书.尧典》:“明明扬侧陋。”曾运乾正读:“《史记》说,为悉举贵戚及疏远隐慝者。”后以“明扬侧陋”谓明察举荐出身低微的人。侧陋,处在僻陋之处或卑微的贤人。《北齐书.神武帝纪下》:“〔元象〕四年五月辛巳

  • 九折回驭

    源见“王尊叱驭”。表现孝子之心。明何景明《寄世恩爱日楼》诗:“九折岂忘回驭志,百年真慰倚门情。”

  • 空谷

    源见“白驹空谷”。空旷幽深的山谷。多指贤者隐居的地方。《晋书.龚玄之传》:“夫哲王御世,必搜扬幽隐。故空谷流絷维之咏,丘园旅束帛之观。”【词语空谷】   汉语大词典:空谷

  • 坠马髻

    同“堕马髻”。隋江总《梅花落》诗:“天姬坠马髻,未插江南珰。”【词语坠马髻】   汉语大词典:坠马髻

  • 花裀

    五代.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》卷上《花裀》:“学士许慎选放旷不拘小节,多与亲友结宴于花圃中,未尝具帷幄,设坐具,使童仆辈聚落花铺于坐下。慎选曰:‘吾自有花裀,何消坐具?’”唐学士许慎选,以落花铺于坐下为

  • 点睛之笔

    指文章或绘画的传神绝妙之处。《晋书.顾恺之传》记载,恺之每画完一人像,几年都不点上眼睛。有人问为什么,他说:“传神写照,正在阿堵中。”偏正 使文章传神、警辟升华之语。语本《晋书·顾恺之传》:“恺之每画

  • 从祀先公

    《春秋左传.定公八年.经》:“从祀先公。”鲁闵公立二年而薨,僖公立。僖虽是闵庶兄,然尝为闵臣,又后为君,故位次当在闵下。鲁文公即位,乃进僖公神位居闵之上。《左传》曰:“跻僖公,逆祀也。”后定公八年《经

  • 鸟焚鱼烂

    《易.旅》:“鸟焚其巢,旅人先笑后号咷。”《公羊传.僖公十九年》:“其言梁亡何?自亡也。其自亡奈何?鱼烂而亡也。”何休注:“鱼烂从内发,故云尔。”后因以“鸟焚鱼烂”谓因内乱而覆亡。《旧唐书.僖宗纪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