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同室操戈

同室操戈

原为入室操戈,指别人进入自己所居之室,并以室内所存兵器,攻打自己。后来变成“同室操戈”,意义则改为自家人之间互动刀枪,或内部纷争。郑玄(127-200年),字康成,北海高密(今山东高密县)人。东汉后期著名古文经学家。当时另一著名学者何休墨守今文经学,著《公羊墨守》、《左氏膏肓》、《谷梁废疾》,以自固营垒,攻讦古文学派。郑氏乃针锋相对地写了《发〈墨守〉》、《鍼〈膏肓〉》、《起〈废疾〉》三篇文章进行批驳。何休看到后,叹息到:“康成(郑玄字)进了我的居室,拿起我的武器来攻打我了。”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35第1207、1208页,《郑玄传》:“时任城何休好《公羊》学,遂著《公羊墨守》、《左氏膏肓》、《谷梁废疾》;玄乃发《墨守》,鍼《膏肓》,起《废疾》。休见而叹曰:‘康成入吾室,操吾矛,以伐我乎!’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江藩《宋学渊源记序》:“为宋学者,不第攻汉儒而已也,抑且同室操戈矣。”


主谓 同室,自家人。自家人动刀枪。比喻手足相残或内部纷争。语本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春秋郑徐吾犯之妹有美色,公孙楚与其从兄公孙黑争娶之。楚已纳聘,黑欲杀之而夺其妻。子南(楚)知之,执戈逐之,及冲,击之以戈。”又,《后汉书·郑玄传》:“(何)休见而叹曰:‘康成入吾室,操吾矛,以伐我乎。’”周恩来《题词》:“千古奇冤,江南一叶;~,相煎何急!”△贬义。多用于内部成员的反目成仇。→自相残杀 祸起萧墙 ↔同仇敌忾。也作“操戈同室”。


解释操:拿、持。比喻内部互相争斗、互相残杀。

出处后汉书·郑玄传》:“休见而叹曰:‘康成入吾室,操吾矛,以伐我乎?’”

郑玄,字康成,东汉著名学者。他从小喜欢读书,不喜欢当官吏,他父亲对此非常生气,但是不能制止他。郑玄跟当地的名师学了很多知识,等他认为当地没有再值得他请教的人后,就向西经过函谷关,来到扶风,拜当时的大学问家马融为师。

马融有门徒四百多人,学问精深的有五十多个。马融平常傲慢尊贵,郑玄在他门下三年,竟然没有见过马融一面,马融只是让自己的高材生传授郑玄学业。郑玄日夜苦读,从未感到过疲倦。有一次,马融召集学生讨论图谶纬书,听说郑玄善于计算,便单独召他到楼上相见,郑玄于是趁机请教自己的疑问,问完后便告辞回家。马融叹息着对门人说:“这位姓郑的同学如今离去,我的学术也就传播发扬到东边去了。”

郑玄独自游学,十多年后才回到家乡。当时任城人何休爱好《公羊》学,著有《公羊墨守》《左氏膏肓》《谷梁废疾》,郑玄于是阐发《墨守》、针砭《膏肓》、讲论《废疾》。何休见到郑玄的这些著作后感叹地说:“康成这是跑到我的家里,拿起我的戈矛,来讨伐我啊。”郑玄和何休的讨论,释义通达、考据深奥。在他的带动下,古文经学才从此开始昌明起来。

反义同舟共济

例句

你们同室操戈的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。


【词语同室操戈】  成语:同室操戈汉语词典:同室操戈

猜你喜欢

  • 石窌妻

    《左传.成公二年》:“齐侯见保者,曰:‘勉之,齐师败矣!’辟女子。女子曰:‘君免乎?’曰:‘免矣!’曰:‘锐司徒免乎?’曰:‘免矣!’曰:‘苟君与吾父免矣,可若何?’乃奔。齐侯以为有礼。既而问之,辟司

  • 楚馆秦楼

    楚灵王筑章华宫,选美人细腰者居之,人称楚馆;秦穆公女弄玉善吹箫,穆公为筑重楼以居之,名曰凤楼,后世称秦楼。后因以“楚馆秦楼”称歌榭妓院。元 张国宾《薛仁贵》第三折:“也不知他在楚馆秦楼贪恋着谁,全不想

  • 夭秾

    源见“夭桃襛李”。指美貌女子。宋梅尧臣《冬夕会饮联句》:“器皿足缺?,捧执无夭秾。”【词语夭秾】   汉语大词典:夭秾

  • 不乐为车公

    参见:车公醉欢

  • 前度崔郎

    同“前年崔护”。清纳兰性德《东风第一枝》词:“多情前度崔郎,应叹去年人面。”

  • 比肩继踵

    肩碰肩,脚跟脚。形容人多拥挤或接连不断。《晏子春秋.杂下九》:“临淄三百闾,张袂成阴,挥汗成雨,比肩继踵而在,何为无人?”汉 王粲《荆州文学记.官志》:“于是童幼猛进,武人革面,总角佩觿,委介免胄,比

  • 道旁筑室

    源见“筑室道谋”。比喻杂采各家之说。宋郑樵《〈通志〉总序》:“后世众手修书,道旁筑室,掠人之文,窃钟掩耳,皆固(班固)之作俑也。”

  • 嗟来

    同“嗟来之食”。晋陶潜《有会而作》诗:“嗟来何足吝,徒没空自遗。”明冯梦龙《智囊补.乐羊子妻》:“志士不饮盗泉,廉士不食嗟来,况拾遗金乎!”【词语嗟来】   汉语大词典:嗟来

  • 温家镜

    源见“镜台自献”。指订婚聘礼。《天雨花》十七回:“今朝愿上温家镜,望俯赐良缘感大恩。”【词语温家镜】   汉语大词典:温家镜

  • 非其鬼而祭之,谄也

    谄( ㄔㄢˋ chàn ):献媚。 不是自己所应祭祀的鬼神,却去祭祀它,这是献媚。 古人迷信,祭鬼为了祈福。但又反对谄媚鬼神。语出《论语.为政》:“子曰:‘非其鬼而祭之,谄也。’”朱熹注:“非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