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

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

形容志趣相同的人彼此互相呼应。《易经》上说:声调相同,就产生共鸣;气息相同,就互相吸引;水往低处流,火往干燥处烧;云跟随龙,风跟随虎。圣人的作为,使万物自然而然的感应,真情得以显露;因而,以天为本,向上发展;以地为本,向下扎根。这就是万物各依其类别,相互聚合的自然法则。

【出典】:

《易·乾·文言》:“子曰: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;水流湿,火就燥;云从龙,风从虎。圣人作而万物睹,本乎天者亲上,本乎地者亲下,则各从其类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伯夷列传》:“同明相照,同类相求。云从龙,风从虎,圣人作而万物睹。伯夷、叔齐虽贤,得夫子而名益彰。” 《庄子·渔父》:“同类相从,同声相应,固天之理也。” 晋杨方《合欢诗》:“同声好相应,同气自相求。我情与子亲,譬如影追躯。”


其他 比喻同类事物互相感应或志趣相同气质相类者互相呼应聚合。语出《易·乾》:“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;水流湿,火就燥,云从龙,风从虎。”宋·秦观《十二经相合义说》:“~,所谓同类而相感者也。”△多用于描写志趣相同的人聚合在一起。→类同相召↔集苑集枯 也单作“同声相应”,“同气相求”、“同声相求”。


【词语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】  成语: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汉语词典:同声相应,同气相求

猜你喜欢

  • 狗鼠不食汝余

    同“狗猪不食其余”。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贤媛》:“魏武帝崩,文帝悉取武帝宫人自侍。及帝病困,卞后出看疾。太后入户,见值侍并是昔日所爱幸者。太后问:‘何时来邪?’云:‘正伏魄时过。’因不复前而叹曰

  • 贪天之功

    泛指把别人的功劳记在自己账上。公元前636年,晋公子重耳归国为君后,赏赐功臣。介之推随从他在外流亡十九年,但却不提自己的功劳,而晋文公在赏赐功臣时也就把他忘了。介之推遂与其母隐居绵上而死。他说,晋献公

  • 济济多士,文王以宁

    济济:众多的样子。文王:周文王姬昌。宁:安宁。 众多的优秀人材,文王借以安宁。 赞美周王能使用人材,达到长治久安。语出《诗.大雅.文王》:“济济多士,文王以宁。”唐.崔融《吏部兵部选人议》:“夫唐

  • 念老马

    源见“养老马”。比喻不忘曾出过力、有过贡献的老人。唐杜甫《桥陵诗三十韵因呈县内诸官》:“主人念老马,廨署容秋萤。”

  • 璇玑图

    晋代窦滔妻苏蕙所织回文诗图。唐武则天《璇玑图序》:“前秦苻坚时,窦滔镇襄阳,携宠姬赴阳台之任,断妻苏蕙音问。蕙因织锦为回文,五彩相宜,纵横八寸,题诗二百余首,计八百余言,纵横反复,皆成章句。名曰璇玑图

  • 池畔草

    同“池塘春草”。清唐孙华《维扬寓中喜族弟新禅等同过》诗:“梦里常吟池畔草,客中相对广陵花。”

  • 郢客词

    同“郢中曲”。清孙枝蔚《曾庭闻同客延令别予先归凄然有赠》诗之五:“且和《巴人》调,休高郢客词。论文遭侧目,飘泊竟何为?”【词语郢客词】   汉语大词典:郢客词

  • 闻凤啸

    源见“苏门长啸”。形容听到高士长啸。清王夫之《广遣兴》诗:“阮籍狂才闻凤啸,骆丞囚得伴蝉吟。”

  • 强凌弱,众暴寡

    仗恃人多势众去欺侮弱小者。 形容政教不行,社会风气不正。语出《庄子.盗跖》:“以强凌弱,以众暴寡。”《史记.平津侯列传》:“五伯既没,贤圣莫续,天子孤弱,号令不行。诸侯恣行,强凌弱,众暴寡。”《淮南

  • 石折

    比喻死亡。北周庾信《柳霞墓志铭》:“智士石折,贤人垦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