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

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

形容对方的阴谋、野心人人都很清楚。后来人们也单用“司马昭之心”表示人所共知的意向或野心。司马昭(211-265年),字子上,河内温县(今河南温县)人,司马懿之子,继承其兄司马师为大将军,专国政。高贵乡公曹髦于甘露五年(公元260年)任司马昭为相国,封晋公。曹髦眼看威权日去,不胜愤慨,便召集侍中王沈、尚书王经、散骑常侍王业对他们说:“司马昭的野心,人人都很清楚。我不能坐受其辱,今日当与你们一起讨伐他。”众人惧怕司马昭权势,不肯跟从。曹髦亲率数百名僮仆冲出宫门,为司马昭部下所杀。

【出典】:

三国志·魏书·高贵乡公纪》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卷4第144页:“帝见威权日去,不胜其忿。乃召侍中王沈、尚书王经、散骑常侍王业,谓曰:‘司马昭之心,路人所知也。吾不能坐受废辱,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梁启超《新中国未来记》第四回:“俄国人的阴谋辣手,真是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见。” 毛泽东《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》:“假统一之名,行独霸之实。弃团结之义,肇分裂之端,司马昭之心,固已路人皆知矣。”


主谓 险恶的用心,已经人所共知。语出《三国志·魏书·高贵乡公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帝见威权日去,不胜其忿。乃召侍中王沈、尚书王经、散骑常侍王业,谓曰: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也。吾不能坐受废辱,今日当与卿(等)自出讨之。”毛泽东《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》:“弃团结之义,肇分裂之端,司马昭之心,固已路人皆知矣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险恶之心。→昭然若揭 ↔知人知面不知心神不知鬼不觉。也作“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见”,省作“司马昭之心”。


解释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。

出处三国志·魏志·高贵乡公纪》裴松之注引《汉晋春秋》:“(帝)曰:‘司马昭之心,路人所知也。吾不能坐受废辱,今日当与卿等自出讨之。’”

三国曹魏后期,司马懿总揽大权,他死后由儿子司马师继承其位,司马师死后,又由司马师的弟弟司马昭继任大将军。司马氏经过几代人的经营,把持了曹魏国政,皇帝基本成了摆设。当时的少帝叫曹髦,他见皇帝的威势和权利一天天衰落,内心非常气愤。就秘密召来侍中王沈、尚书王经以及散骑常侍王业,对他们说:“司马昭的心思,连路上的行人都知道。我不能坐等他废掉我而受辱,今天打算和你们杀出宫门一起去讨伐他。”王经认为司马氏久掌国权,人心已经归附于他,而且皇宫卫士量少力弱,不足与之抗衡,用武力反抗的事情应当重新加以详细考虑。曹髦掏出怀中的玉牌扔在地上,发誓说:“我已经决定。正打算豁出命去,死又有什么?何况如果成功还不一定死呢。”

王沈、王业赶紧跑出去报告了司马昭,司马昭刚做好准备,曹髦就率领着几百个奴仆大喊着从皇宫中冲了出来。司马昭的部队遭皇帝呵斥,纷纷后退,曹髦手舞长剑,与司马昭的手下贾充奋勇作战。贾充手下一个叫成济的将领问贾充该怎么办,贾充怒斥道:“养你们这些人正是为了今天,还用问什么?”成济于是上前加入战斗,狠狠一刀,刺中曹髦,刀刃都从后面露出了脊背。

曹髦死后,司马昭又立曹奂为帝,继续控制曹魏政权。五年后,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掉曹奂,自立为王,建立了西晋。


【词语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】  成语: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汉语词典:司马昭之心,路人皆知

猜你喜欢

  • 华佗五禽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方技.华佗》:“华佗字元化,沛国谯人也……晓养性之术……佗语(吴)普曰:‘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……吾有一术,名五禽之戏,一曰虎、二曰鹿、三曰熊、四曰猨,五曰鸟,亦以除疾,并利蹄足,

  • 万事称好

    源见“好好先生”。谓遇事不论是非曲直,光说好话。宋辛弃疾《千年调》词:“卮酒向人时,和气先倾倒。最要然然可可,万事称好。”【词语万事称好】  成语:万事称好

  • 三害

    《晋书.周处传》:“周处字子隐,义兴阳羡人也。……不修细行,……谓父老曰:‘今时和岁丰,何苦而不乐耶?’父老叹曰:‘三害未除,何乐之有?’处曰:‘何谓也?’答曰:‘南山白额猛兽,长桥下蛟,并子为三矣。

  • 失马为福

    源见“塞翁失马”。喻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好事。金 李之翰《书呈仲孚》诗:“失马乃为福,梦牛翻作祸。”

  • 炊黍梦

    同“炊粱梦”。元吴存《满江红.谢番丞荐举》词:“老去久忘炊黍梦,兴来偶作乘槎客。”

  • 十有五而志于学

    有:同“又”。 意谓十五岁即立志学习。语出《论语.为政》:“子曰:‘吾十有五而志于学,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。’”宋.田锡《贻梁补阙周翰书》:“锡不逮古人远矣,自十有五志于学,逮今二十年。”

  • 下蔡倡

    借指美貌女妓。唐李商隐《夜思》诗:“古有阳台梦,今多下蔡倡。” 参见:○东墙窥宋

  • 后生可畏

    意指青年人前程远大,成就将超过年长的人,值得敬佩。孔子在勉励他的学生求学上进时说,青年人是可怕的,怎么能断定他们将来赶不上现在的人呢?一个人到了四、五十岁还没有什么成就,那就不值得害怕了。【出典】:《

  • 琨玉秋霜

    比喻人格高洁,言行严肃。《后汉书.孔融传论》:“懔懔焉,皓皓焉,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。”懔懔:严正的样子。皓皓:洁白的样子。琨玉:美玉。并列 琨玉,昆仑山上洁白美玉;秋霜,秋天劲烈寒霜。如琨玉,如秋霜

  • 守拙

    不以巧伪与世俗周旋,保持高尚的节操。此处“拙”是拙于应世的意思。晋代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诗:“开荒南野际,守拙归园田。”【词语守拙】   汉语大词典:守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