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召父杜母

召父杜母

东观汉记》卷十五“杜诗”:“杜诗字君公,建武元年(建武,汉光武帝年号,元年为公元二十五年)为侍御史(官名,汉沿习秦时设置,在御史大夫下或在给事殿中,负责检举非法,督察郡县,或奉使外出执行任务),安集雒阳(集,通辑,安辑,安抚的意思)。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猝暴民间,诗敕晓不改,遂格杀广,还以状闻。上召见,赐以荣戟(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,古时官吏出行作为前导的一种仪仗),復使河东(指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的地方,多指晋南一带),诛降逆贼杨义等。为南阳太守,性节俭,而治清平。以诛暴立威信,善于计略,省爱民役,造作水排(利用水力推动鞲鞴一音gōubèi,即活塞一以鼓风帮助冶炼金属的装置),铸为农器,用力省,见功多。时人方于召信臣(西汉召信臣字翁卿,九江寿春人,举高第,迁上蔡长,后迁南阳太守,有政绩。“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,好为民兴利,务在富之……吏民亲爱信臣,号之曰召父。”见《汉书.召信臣传》),故南阳人为之语:‘前有召父,后有杜母。’”

汉代的召信臣和后汉杜诗是两个爱护人民,注意发展生产的清官,受到当时人的爱戴,被称为“前有召父,后有杜母。”

旧时以“召父杜母”常用为颂扬地方官吏政绩的套语。俗又常称地方官、特别是多称县令为“父母官”。

宋.王禹偁《小畜集》八《谪居感事》诗:“长洲巨海湄,万家呼父母。”又十一《赠浚义朱学士》诗:“西垣久望神仙侣,北部休夸父母官。”


并列 据《东观汉记》卷15与《后汉书·杜诗传》记载:西汉召信臣,东汉杜诗,先后为南阳太守,有善政,时人语曰“先有召父,后有杜母”。后以“召父杜母”为颂扬地方长官政绩的套语。△褒义。


【典源】 《汉书·循吏传·召信臣传》:“ (召信臣) 其治视民如子,所居见称述。……迁南阳太守,其治如上蔡。其化大行,郡中莫不耕稼力田,百姓归之,户口增倍,盗贼狱讼衰止。吏民亲爱信臣,号之曰召父。”《后汉书·杜诗列传》:“杜诗字君公,河内汲人也。少有才能,仕郡功曹,有公平称。……七年,迁南阳太守。性节俭而政治清平,以诛暴立威,善于计略,省爱民役。造作水排,铸为农器,用力少,见功多,百姓便之。……时人方于召信臣,故南阳为之语曰:‘前有召父,后有杜母。’”

【今译】 汉代召信臣任南阳太守时,百姓安居乐业,地方平靖,户口增加,百姓称之“召父”。后汉杜诗也任南阳太守,政治清平,爱护百姓。兴修水利,百姓又称之“杜母”,谚语说:“前有召父,后有杜母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称颂爱护百姓、受人爱戴的地方官员。

【典形】 杜母、讳名号父、美政吾母、召杜、杜母慈、杜母高风。

【示例】

〔杜母〕 唐·李绅《却渡西陵别越中父老》:“惭非杜母临襄岘,自鄙朱翁别会稽。”

〔讳名号父〕 唐·王维《魏郡太守上党苗公德政碑》:“亲爱之深,讳名而号为父; 歌咏不足,取姓以命其儿。”

〔美政吾母〕 宋·陈师道《杜待郎挽词》:“美政真吾母,名家更杜陵。”

〔召杜〕 宋·王安石《送江宁彭给事》:岂但搢绅称召杜,故多扶杖祝彭聃。”


【词语召父杜母】  成语:召父杜母汉语词典:召父杜母

猜你喜欢

  • 暗珠还浦

    源见“合浦珠还”。喻指去而复还。宋张炎《瑞鹤仙.赵文升席上代去姬写怀》词:“休赋。王尊别后,老叶沈沟,暗珠还浦。”

  • 坦腹

    同“坦腹东床”。五代无名氏《玉溪编事.参军》:“幕府若容为坦腹,愿天速变作男儿。”【词语坦腹】   汉语大词典:坦腹

  • 妇姑勃谿

    《庄子.外物》:“室无空虚,则妇姑勃谿。”妇姑,媳妇与婆婆;勃谿,家庭中争吵。后用为内部斗争的典故。鲁迅《且介亭杂文末编.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》:“他也有不平,有反抗,有战斗,而往往不过是将

  • 手挥谈麈

    源见“麈尾清谈”。形容谈兴甚浓。明高启《独游山中忆周记室砥》诗:“饭馀洗足上堂坐,手挥谈麈风[⿰風參][⿰風參]。”

  • 同心断金

    《易.系辞上》:“二人同心,其利断金。”孔颖达疏:“金是坚刚之物,能断而截之,盛言利之甚也。”后以“同心断金”形容心齐力量大。清陈确《与张考夫书》:“同心断金,既如此其利,弟虽有喙三尺,复安用之!”其

  • 良乐

    王良、伯乐。古代善于驭马、相马的人。汉代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般输搉巧于斧斤,良乐轶能于相驭。”般输:古代巧匠。【词语良乐】   汉语大词典:良乐

  • 耻为五斗粟

    源见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。形容为人清高,有骨气,不屈身事人。宋彭乘《续墨客挥犀.贵其真》:“陶渊明耻为五斗粟屈于乡里小儿,弃官去归。”

  • 斥候

    侦探敌情的哨兵。斥:侦察,料量。候:望视,窥伺。《书.禹贡》:“五百里侯服。”孔安国传:“侯,候也。斥候而服事。”孔颖达疏:“斥候,谓检行险阻,伺候盗贼。”《左传.襄公十一年》:“纳斥候,禁侵掠。”《

  • 神迁

    人死的一种说法。唐代苏鹗《杜阳杂编》:“永贞元年,南海贡奇女卢眉娘,年十四。……幼而慧悟,工巧无比。……至元和中,宪宗皇帝嘉其聪慧而奇巧,遂赐金凤环以束其腕,知眉娘不愿住禁中,遂度以黄冠,放归南海。仍

  • 击中流楫

    同“击楫中流”。宋吴琚《酹江月》词:“黄屋天临,水犀云拥,看击中流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