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南北榜

南北榜

明初科举考试中的重大事件。又称“春夏榜”。洪武三十年(1397年)丁丑科,二月会试,以翰林学士刘三吾,王府纪善(官名。掌讽导礼法,开谕古谊及国家恩谕大节,以诏王善)白信蹈为考试官,录取宋琮等51名,经三月廷试(由皇帝亲自策问会试中试者的考试,又称殿试)后,以陈为第一名,尹昌隆为第二名,刘谔为第三名,是为春榜。因所录全系南方人,故又称南榜。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,告考官刘三吾、白信蹈偏私南方人。明太祖朱元璋为此而命侍读(为皇帝讲读经史的官)张信、侍讲(给皇帝讲学之官,与侍读同为皇帝的文学侍从)戴彝(yí夷)等于落第试卷中每人再各阅10卷,增录北方人入仕。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,并有犯禁忌之语。有人上告说刘三吾、白信蹈暗嘱张信等人故意以水平低劣的试卷进呈,朱元璋大怒,五月,追定刘三吾为蓝玉党,以老戍边;白信蹈、张信等被凌迟(剐刑)处死;陈、刘谔、宋琮等人也遭遣戍;仅戴彝、尹昌隆免罪。六月,朱元璋亲自策问,录取任伯安等61名,六月廷试,以韩克忠为第一名,王恕为第二名,焦胜为第三名,是为夏榜。因所录全系北方人,故又称北榜。南北榜案开明朝分南北取士的先例,至洪熙(明仁宗朱高炽年号,1425年)以后遂成定制。南榜即指明朝留都南京会试所张贴的榜。北榜指明代北京顺天府乡试录取的榜贴。

【出典】:

明史》卷137《刘三吾传》3942页:“三十年偕纪善白信蹈等主考会试。榜发,泰和宋琮第一,北士无预者。于是诸生言三吾等南人,私其乡。帝怒,命侍讲张信等覆阅,不称旨。或言信等故以陋卷呈,三吾等实属之。帝益怒,信蹈等论死,三吾以老戍边,琮亦遣戍。帝亲赐策问,更擢六十一人,皆北士,时谓之‘南北榜’,又曰‘春夏榜’云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沙谪

    《史记.屈原贾生列传》:“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。绛、灌、东阳侯、冯敬之属尽害之,乃短贾生曰:‘雒阳之人,年少初学,专欲擅权,纷乱诸事。’于是天子后亦疏之,不用其议,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。”后以

  • 乌轮

    源见“三足乌”。指日轮,太阳。宋苏轼《辨道歌》:“乌轮即晚蟾影斜,吾时俱睹超云霞。”元许谦《春城晚步》诗:“红楼鼓歇乌轮堕,浅水横舟弄渔火。”【词语乌轮】   汉语大词典:乌轮

  • 菟裘

    春秋鲁国地名。《左传.隐公十一年》:“隐公曰:‘使营菟裘,吾将老焉。’”后世因以“菟裘”指退隐养老的地方。【词语菟裘】   汉语大词典:菟裘

  • 休牛归马

    同“归马放牛”。宋卢多逊《新修周武王庙碑》:“岂直休牛归马,但美於偃兵,保大定功,空歌於成德者哉!”见“休牛放马”。宋·卢多逊《新修周武王庙碑》:“岂直~,但美于偃兵,保大定功,空歌于成德者哉!”【词

  • 桃李自成蹊

    源见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。形容人品行高尚,自能受人爱戴敬仰。金元好问《送杜招抚归西山》诗:“父老渔樵知有社,将军桃李自成蹊。”【词语桃李自成蹊】  成语:桃李自成蹊

  • 五弦挥手

    源见“手挥目送”。泛指弹琴。元张雨《木兰花慢.秋词》词:“甚老矣稽生,五弦挥手,怕听清商。”

  • 远公不出

    同“不过虎溪”。宋苏轼《佛日山荣公老方丈》诗:“陶令思归久未成,远公不出但闻名。”

  • 紫荆花

    南朝梁吴均《续齐谐记》:“京兆田真兄弟三人,共议分财,赀皆平均,惟堂前一株紫荆树,共议欲破三片。明日就截之,其树即枯死,状如火然,真往见之,大惊,谓诸弟曰:‘树本同株,闻将分斫,所以憔悴,是人不如木也

  • 毅魄

    《楚辞.九歌.国殇》:“身既死兮神以灵,魂魄毅兮为鬼雄!”后以“毅魄”指英灵。清黄景仁《东阿项羽墓》诗:“昔奠絮酒乌江头,知君毅魄羞江流。”也指鬼雄。郭沫若《由葛录亚想到夏完淳》:“束发从军,死为毅魄

  • 铜屏射雀

    同“锦屏射雀”。清毛奇龄《靖海侯德配王夫人生日》诗:“铜屏射雀留神臂,玉轴装花写诰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