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千变万化

千变万化

极言变化无穷,不可捉摸,周穆王西巡昆仑返国途中,有人向他进献了一个名叫偃师的巧匠。周穆王问他有什么本领。偃师答道,随便您要求什么我都可以达到。不过我已经造了一件小玩意,您不妨先看一看。过了几天,偃师带着一个人来见周穆王。周穆王问他,和你一块来的是什么人,偃师答道,这是我制造的一个演员。周穆王很是吃惊,看他走路,跑步,前俯,后仰,实实在在是个真人。按一下他的下巴,便唱起歌子,而且还很合旋律;摸一下他的手,便跳起舞来,而且很合节拍。变化无穷,人想叫他干什么,他就按人意思来办。穆王以为他是个真人,便和他最宠爱的盛姬以及其他美人一起观看表演。表演快要结束时,偃师带来的表演者竟然向周穆王周围的侍妾美人投出挑逗的目光。周穆王大怒,立即下令要杀掉偃师。偃师十分害怕,当即把他带的那个人拆散罗列在地上,让周穆王看,都是由皮革,胶漆,木头、黑白颜色拼凑起来的。周穆王走到跟前仔细一瞧,所有内脏、皮骨齿发全然俱备,但都是假的。再把它们安装起来,便又象刚才见到的那个人一样。试着摘掉他的心,嘴就不能说话;摘掉肝,眼就不能看;摘掉肾,脚就不能迈步。周穆王才高兴地叹道,人的技巧简直可以和老天相比了。下令在后车上载着它返回国都去了。

【出典】:

列子·汤问》:“周穆王西巡狩,越昆仑,至不弇山,反还,未及中国,道有献工人名偃师。穆王荐之,问曰:‘若有何能?’偃师曰:‘臣唯命所试,然臣已有所造,愿王先观之。’穆王曰:‘曰以俱来。吾与若俱观之。’翌日,偃师谒见王。王荐之曰:‘若与偕来者何人邪?’对曰:‘臣之所造能倡者。’穆王惊视之,趋步俯仰,信人也。巧夫!钡其颐,则歌合律;捧其手,则舞应节。千变万化,惟意所适。王以为实人也,与盛姬内御并观之。技将终,倡者瞬其目而招王之左右侍妾。王大怒,立欲诛偃师。偃师大慑,立剖散倡者以示王,皆缚会革木,胶漆、白黑丹青之所为。王谛料之,内则肝胆心肺脾肾肠胃,外则筋骨、支节、皮毛、齿发,皆假物也,而无不毕具者。合会复如初见。王试废其心,则口不能言;废其肝,则目不能视;废其肾,则足不能步。穆王始悦而叹曰:‘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!’诏贰车载之以归。”

【例句】:

西汉·贾谊《鵩鸟赋》:“千变万化兮,未始有极。”


并列 形容变化极多。语出《列子·周穆王》:“千变万化,不可穷极。”廖辉英《红尘孽债》:“中侃,任何工作都有它单调的一面,日复一日,哪能~? 但人总是得有起码的稳定性才行。”△用以描写客观事物或主观意识的变化。→变化无穷 变化多端 瞬息万变。也作“千变万态”、“千变万状”、“千变万轸”。


【词语千变万化】  成语:千变万化汉语词典:千变万化

猜你喜欢

  • 班家扇

    同“班女扇”。唐许浑《赠萧鍊师》诗:“莫比班家扇,宁同卓氏琴。”唐徐凝《却归旧山望月有寄》诗:“今夜故乡依旧见,班家扇样碧峰东。”

  • 长门闭阿娇

    汉.司马长卿《长门赋》序:“孝武皇帝陈皇后,时得幸,颇妒,别在长门宫,愁闷悲思。……而相如为文以奏主上,陈皇后复得亲幸。……”汉.陈皇后(即阿娇)得罪汉武帝,被禁闭于长门宫内。后以金嘱司马相如为文上奏

  • 食馔一口

    《北齐书.彭城王浟传》载:北齐 彭城王高浟曾为沧州刺史,为政严察,部内肃然。天保四年征为侍中,离任时,人吏送别悲号。父老数百人相率具馔曰:“自殿下至来五载,人不识吏,吏不欺人,百姓有识以来,始逢今化。

  • 侍中口臭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十七引应劭《汉官仪》曰:“侍中刁存,年老口臭。帝赐鸡舌香,令含之。”事又见《太平御览》卷三六七引汉应劭《汉官仪》。鸡舌香,因其似丁子(蝌蚪),故名丁子香,即今所谓丁香。汉三省故事,郎官日

  • 徙薪智

    同“曲突谋”。唐权德舆《读穀梁传》诗:“吾嘉徙薪智,祸乱何由生?”

  • 绳趋尺步

    举动都符合法则规矩。绳、尺:工匠画直线、量长度的工具,引申为法度。《宋史.朱熹传》:“方是时,士之绳趋尺步,稍以儒名者,无所容其身。……而熹日与诸生讲学不休。”并列 绳,木匠墨绳。尺,量长短的工具。引

  • 赤龙

    源见“赤帝子”。指汉高祖刘邦。亦泛指皇帝。唐李白《朱虚侯赞》:“赤龙登天,白日升光。”王琦注:“赤龙登天,谓高祖升遐。”《邻女语》五回:“更不见谁是赤龙种,只听说风潮处处汹。”【词语赤龙】   汉语大

  • 鹅鸭谏议

    明.田汝成《委巷丛谈》:“宋绍兴乙卯(公元1135年),以旱祷雨。谏议大夫赵霈上言:‘自来祈祷断屠(指禁止杀牲),止禁猪羊,今后并请禁鹅鸭。’时胡致堂在两掖(掖,本指掖庭,此泛指宫中的官署,因胡寅当时

  • 金迷

    同“金迷纸醉”。清 陈斐之《香畹楼忆语》:“弦绝《阳春》之音,金迷长夜之饮。”【词语金迷】   汉语大词典:金迷

  • 一日万几

    同“一日万机”。《朱子语类》卷九六:“或谓:‘主一不是主一事,如一日万几,须要并应。’曰:‘一日万几,也无并应的道理,须还他逐一件理会。’”主谓 几,通“机”。一日之间,万事纷纭。语本《尚书·皋陶谟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