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赵晔《吴越春秋.勾践伐吴外传》:“夫越王为人长颈乌喙,鹰视狼步,可以共患难而不可共处乐。”后因以“乌喙”指代勾践。清吴伟业《谒范少伯祠》诗:“浪掷红颜终是恨,拜辞乌喙待何如?”【词语乌喙】 汉语
同“贯金石”。唐 杨弘贞《贯七札赋》:“善乎养由之为弓也,挟穿杨之技,推贯金之诚,左乌号兮右青茎,睨七属之甲,收百中之名。”【词语贯金】 汉语大词典:贯金
《诗.鲁颂.泮水》:“翩彼飞鸮,集于泮林。食我桑黮,怀我好音。”毛传:“黮,桑食也。”郑玄笺:“言鸮恒恶鸣,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,食其桑黮,为此之故,故改其鸣,归就我以善音。喻人感于恩则化也。”黮同葚。
同“熊罴吉梦”。清李渔《后断肠》诗之七:“误将罗刈勾魂日,认作熊罴入梦时。”主谓 熊罴,猛兽,象征男子。世俗祝人生子称熊罴入梦。语本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:“吉梦维何?维熊维罴,维虺维蛇。大人占文,维熊
同“日食万钱”。清 叶承宗《新水令.榆钱》套曲:“恰便是朱陶三致旧知名,又何妨万钱下箸效何曾。”
《晋书.羊祜传》:“祜年五岁时,令乳母取所弄金环。乳母曰:‘汝先无此物。’祜即诣邻人李氏东垣桑树 中探之。主人惊曰:‘此吾亡儿所失物也,汝何持去!’乳母具言之,李氏悲惋。时人异之,谓李氏之子则祜之前身
比喻一味求多,结果反而达不到目的。语出《宝林禅师语录.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》:“僧云:‘明眼衲僧因甚脚跟下红丝线不断?’师云:‘贪多嚼不细。’”后多引作〔贪多嚼不烂〕。《二刻拍案惊奇.襄敏公元宵失子》记
源见“狡兔三窟”。又《晋书.王衍传》载:王衍字夷甫,官居宰辅,并以二弟分领荆州、青州,王衍对弟说:你二人在外,我留京城,足为“三窟”。后亦以为典,喻多种图安避祸求福之法。宋苏轼《用和人求笔迹寄莘老》诗
源见“杜预沉碑”。指杜预记功碑。明袁宏道《江崩及城》诗:“焉知深谷底,不有万山碑?”
《左传.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晋侯(晋文公重耳)赏从亡者,介之推不言禄,禄亦弗及。”晋公子重耳归国取得政权后,赏赐跟随他逃亡的大臣。介之推口不言禄,文公竟一时将他遗忘。介之推的母亲劝他去找问,介之推认为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