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分道扬镳

分道扬镳

扬镳:提起马勒口,驱马前进。指分路而行。也比喻志趣不同,造诣不同,各走各的路。郭沫若《海涛集.涂家埠》:“于是我们的交情便进了一境,由‘貌合神离’再变为‘分道扬镳’了。”亦作“分路扬镳”。《魏书.河间公齐传》:“子志……与御史中尉李彪争路,俱入见,面陈得失……高祖曰:‘洛阳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’”《南史.裴子野传》:“兰陵萧琛言其评论可与《过秦》、《王命》分路扬镳。”


连动 镳,马勒口。扬镳,提起马勒口,驱马前行。形容分路前进。比喻志趣、目的等不同,各奔前程。本作“分路扬镳”。语本《北史·魏诸宗河间公齐传》:“李文曰:‘洛阳,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’”冬雪《红杜鹃》:“你也亲自看到了,童彤年轻、英俊,我已和他~,难道你还不满意么?”△用于分路而行或各干各的事。→各奔前程 各奔东西 ↔志同道合 齐头并进 并驾齐驱。也作“分路扬镳”、“扬镳分道”、“扬镳分路”。


解释镳:马嚼子。扬镳:提起马嚼子,意即驱马前行。原指分道而行。后多用来形容由于见解不合,各走各的路,各干各的事。

出处魏书·拓跋志传》:“洛阳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

南北朝时,北魏有一个叫拓跋志的人,是皇室宗族,他父亲屡建战功,很受皇帝敬重。拓跋志从小聪敏机警,口才出众,同时饱读诗书,很有文采,受到皇帝的赏识,后被任命为洛阳令。不久,北魏迁都洛阳,拓跋志便顺理成章地成了主管京城事务的京兆尹。洛阳变成京城,城中达官贵人就多了起来。但拓跋志认为自己很有才能,根本瞧不起那些地位比自己高的官员。

有一次,拓跋志外出,迎面遇上御史中尉(国家最高监察机构长官)李彪的车马。按照当时的规定,官职低者要给高者让路。拓跋志职位比李彪低,应该给李彪让路,但他偏偏不让。两人相持不下,到皇帝面前争了起来。李彪说:“御史中尉谋虑国家大事,按法享受华盖之车。岂有洛阳令与我相抗衡的道理?”拓跋志并不买李彪的账,说:“普天之下,哪个人不编入地方官的户籍?洛阳为京畿之地,我是这里的行政长官,你就是编入我户籍的一位住户,我又岂能和其他官员一样,避让你的车马?”

皇帝听后,觉得他们都有理,便说:“洛阳是我的京城,从今以后你们可以分路而行,各走各的。”于是两人出来,拿出尺子丈量路面,然后分成两边,各走各的。

近义各奔前程

反义志同道合

例句

我们各自的追求目标大相径庭,只好分道扬镳,各走各的路。


【词语分道扬镳】  成语:分道扬镳汉语词典:分道扬镳

猜你喜欢

  • 衒沽

    同“衒玉自售”。《后汉书.李云传论》:“曷其绞讦摩上,以衒沽成名哉?”晋葛洪《抱朴子.安贫》:“耻诡遇以干禄,羞衒沽以要荣。”【词语衒沽】   汉语大词典:衒沽

  • 宜男草

    晋.周处《风土记》:“宜男,草也。高六七尺,花如莲,宜怀妊妇人佩之,必生男。”(引自《艺文类聚》卷八十一)宜男草,萱草。古代传说孕妇佩宜男草必生男孩。后用为咏生子之典。唐.于鹄《题美人》:“胸前空带宜

  • 韦贤满籝

    《汉书.韦贤传》:“贤四子:长子方山为高寝令,早终;次子弘,至东海太守;次子舜,留鲁守坟墓;少子玄成,复以明经历位至丞相。故邹鲁谚曰:‘遗子黄金满籝(yíng竹制的筐笼),不如一经。’”汉代韦贤为人质

  • 太岁头上动土

    汉.王充《论衡.难岁》引《移徙法》:“徙抵太岁(注:古代天文学中假设的星名,与木星相应,又称岁阴或太阴)凶。”旧时方士以太岁所在的方位为凶方,有忌兴土木建筑或迁徙房屋等迷信说法。否则,就会遭到灾难。后

  • 汉相小车

    《汉书.车千秋传》:“千秋年老,上优之,朝见得乘小车入宫殿中,故因号曰车丞相。”汉.车千秋本姓田。江充谮害卫太子,他曾为太子鸣不平,受到汉武帝的赏识提拔。汉昭帝时,因为年老体衰,受到照顾,恩准他可以乘

  • 王猷访戴

    源见“访戴”。谓乘兴访友。明杨慎《浣溪沙.雪中萧东渟至》诗:“仙家幻作玉楼台,王猷访戴棹休回。”

  • 衣不兼彩

    见“衣不重采”。清·汪琬《敕封徐母刘孺人墓志铭》:“素无铅华甘脆之好,~,食不重味。”【词语衣不兼彩】  成语:衣不兼彩汉语大词典:衣不兼彩

  • 黄金台

    《太平御览》“台部”引《史记》:“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,以延天下士,谓之黄金台。”南朝.梁.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下:“燕昭王为郭隗筑台。今在幽州燕王故城中。土人呼为‘贤士台’,亦谓之‘招贤台’。”后用“黄金

  • 向隅

    汉刘向《说苑.贵德》:“今有满堂饮酒者,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,则一堂之人皆不乐矣。”后遂以“向隅”表示孤独失意或得不到机遇而失望。南朝 梁徐悱《赠内》诗:“岂忘离忧者,向隅心独伤。”唐陈子昂《为义兴公

  • 苏武牧羊

    苏武(?——前60年),字子卿,杜陵(今陕西西安东南)人,西汉大臣。天汉元年(前100年),汉武帝派苏武以中郎将(皇帝的侍卫官,秩二千石)身分持节出使匈奴。匈奴单于(chányú缠俞,匈奴最高首领的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