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分我杯羹

分我杯羹

汉.司马迁《史记.项羽本记》:“当此(楚汉相争)时,彭越数反梁地,绝楚粮食,项王患之。为高俎(载牲之礼器),置太公(刘邦之父)其上,告汉王(刘邦)曰:‘今不急下(赶快投降),吾烹太公。’汉王曰:‘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,曰:约为兄弟。吾翁即若(你)翁,必欲烹而(你)翁,则幸分我一杯羹。’项王怒,欲杀之。项伯曰:‘天下事未可知,且为天下者不顾家,虽杀之无益,只益祸耳。’项王从之。”

楚汉相争时,项羽要烹杀刘邦的父亲,以威胁刘邦。刘邦不怕,说我们同受命怀王,约为兄弟,我父即你父,你一定要烹杀他,也要分我一杯肉羹吃。后谓从他人那里分享一份利益为“分我杯羹”、“分一杯羹”。

黄小配《〈大马扁〉序》:“徒希望于首领赐环(赦罪召还)之后,而分我以一杯羹。”又以“分羹”指父子不和。明.沈德符《野获编.箠鄙.衍圣公》:“今公不知何故久居赐第,数年不归。或云父子不咸,恐有分羹之祸,以此避地,未知信否。”


述宾 羹,肉汤。分给我一杯肉汤。从别人那里分享利益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汉王(刘邦)则引兵渡河,复取成皋,军广武,就敖仓食。项王已定东海来,西与汉俱临广武,两军相守数月。当此时,彭越数反梁地,绝楚军食。项羽患之。为高俎,置太公其上,告汉王曰:‘今不急下,吾烹太公。’汉王曰:‘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,曰‘约为兄弟’,吾翁即若翁,必欲烹而翁,则幸分我一杯羹。’”△多用于分利方面。也作“分一杯羹”。


【词语分我杯羹】  成语:分我杯羹汉语词典:分我杯羹

猜你喜欢

  • 唾染石花

    参见:石华广袖

  • 泰山压卵

    象泰山压鸟卵一样,比喻双方力量悬殊,强者胜弱者易如反掌。孙惠,字德施,吴国富阳(今浙江杭州市西南)人。西晋末年“八王之乱”时,曾在齐王司马同,成都王司马颖手下任职,后为避祸,改名隐居。东海王司马越由下

  • 肠肥脑满

    身宽体胖,肥头大耳的样子。多形容终日养尊处优,无所事事的人。琅邪王高俨,字仁威,北齐武成帝高湛第三子。初封为东平王,待遇同于太子,极受宠爱。武成帝死,后主高纬即位,改封琅邪王。以与和士开、骆提婆等人比

  • 殊涂一致

    比喻用不同的方法达到同一目的。《晋书·刁协传》: “夫大道宰世,殊涂一致。” 涂:通“途” 。参见:○同归殊途见“殊途同归”。《晋书·刁协传》:“夫大道宰世,~。”【词语殊涂一致】  成语:殊涂一致汉

  • 怀芹

    源见“献芹”。即献芹。明何景明《子衡在狱感怀二十韵》:“斗间谁辨剑,野外枉怀芹。”

  • 粒我烝民

    《诗经.周颂.思文》:“思文后稷!克配彼天。粒我烝民,莫匪尔极。贻我来牟,帝命率育,无此疆尔界,陈常于时夏!”粒,粮食。烝,众;烝民,民众。贻,赠。来牟,即来麰,来是麦字,即小麦,麰是大麦。本篇的主旨

  • 驰心魏阙

    源见“子牟恋魏阙”。谓思恋朝廷。唐白居易《除赵昌检校吏部尚书制》:“自移部荆门,驰心魏阙;增修职贡,益励忠勤。”

  • 苍生霖雨

    源见“傅说霖”。喻指百姓的福祉。元高明《寄月彦明省郎》诗之一:“黄阁风云盖盛世,苍生霖雨望群公。”见“霖雨苍生”。《孽海花》25回:“两位老师是朝廷柱石,~。”【词语苍生霖雨】  成语:苍生霖雨

  • 杏田

    源见“董奉杏成林”。美称隐士田园。唐钱起《送宋徵君让官还山》诗:“魏阙辞花绶,春山有杏田。”【词语杏田】   汉语大词典:杏田

  • 砺岳盟河

    同“河山带砺”。宋王禹偁《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》:“夷凶戡难,尔既立于殊庸;砺岳盟河,予其忘于丰报。”并列 对着泰山、黄河盟誓。据《史记·高祖功臣侯者年表》载,封爵之誓曰:“使河如带,泰山若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