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击筑悲歌

击筑悲歌

筑:古代弦乐器,象琴,用竹尺敲打发声。此典指荆轲(kě科)和着筑弦乐器之敲打声而慷慨悲歌。后以此典形容侠义之士的慷慨豪放行为。荆轲(?——前227年),卫国(今河南省境)人,卫人叫他庆卿。游历燕国(今河北省北部和辽宁省西端)。荆轲来到燕国后,喜欢一个杀狗屠夫和擅长击筑弦乐器之人高渐离。荆轲爱喝酒,每天和屠夫及高渐离在燕市喝酒,喝到半醉以后,高渐离敲打筑弦乐器,荆轲在街市上和着节拍唱歌,一道娱乐,过一阵子又一道哭起来,好像旁边没有人。此典又作“荆卿燕市”、“燕市”、“击筑”、“蓟门歌”、“渐离弦”、“荆歌高筑”、“屠狗”、“燕市酒酣”、“荆高”、“离击筑”、“市筑”、“行歌燕市”、“悲歌燕市”、“狗屠”、“燕歌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86《刺客列传·荆轲》2528页:“荆轲既至燕,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。荆轲嗜酒,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,酒酣以往,高渐离击筑,荆轲和而歌于市中,相乐也,已而相泣,旁若无人者。”

【例句】:

南朝梁·江淹《泣赋》:“若夫景公齐山,荆卿燕市;孟尝闻琴,马迁废史。” 江淹《别赋》:“乃有剑客惭恩,少年报士,韩国赵厕,吴宫燕市。” 北周·庾信《思归铭》:“高台已倾,稷下有闻琴之泣;壮士一去,燕南有击筑之悲。” 唐·李白《醉后赠从甥高镇》:“欲邀击筑悲歌饮,正值倾家无酒钱。” 宋·刘筠《泪》:“楚泽云迷千里目,蓟门歌断九回肠。” 明·徐石麒《拂霓棠》:“问当筵,谁能醉鼓渐离弦?” 明·陈子龙《寄郢中郑澹石座师》:“扼腕燕市何足贤,荆歌高筑徒茫然。” 清·陈维崧《贺新郎·赠苏昆生》:“沧落平生知己少,除却吹箫屠狗。” 清·黄景仁《沁园春·王述庵先生斋头》:“叹名场已醒,梦中蕉鹿;酒徒难觅,市上荆高。” 黄景仁《水调歌头·仇二以湖湘道远》:“离击筑,欢弹铗,粲登楼,仆虽不及若辈,颇抱古今愁。” 黄景仁《荆轲故里》:“市筑怜同伴,沙椎付后生。” 清·张穆《百字令·自题烟雨归耕图》:“开国风流难再觌,何事行歌燕市?” 清·严虞惇《秋宵宴集酒阑漫兴》:“悲歌燕市寻屠狗,寥落江潭解佩攘。” 清·顾绍敏《赠山阳程爽林》:“骏骨可能招乐毅,狗屠从此识荆卿。” 清·唐孙华《同年王拙园太史召陪》:“燕歌慷慨无同调,吴语绸缪即故乡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荆轲既至燕,爱燕之狗屠及善击筑者高渐离。荆轲嗜酒,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,酒酣以往,高渐离击筑,荆轲和而歌于市中,相乐也,已而相泣,旁若无人者。”

【今译】 荆轲是战国末年有名的侠士,他是卫人,又称荆卿。他来到燕国,与燕的宰杀狗的屠者及善于击筑的高渐离很友爱。荆轲嗜酒,天天与狗屠及高渐离在燕市上饮酒,酒酣以后,高渐离击筑,荆轲则随之在市上歌唱,互相欢乐,一会又相对哭泣,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。

【释义】后以此典形容侠义之士的慷慨豪放行为。

【典形】 悲歌燕市、狗屠、击筑、击筑悲歌、蓟门歌、渐离弦、荆高、荆歌高筑、荆卿燕市、离击筑、市筑、屠狗、行歌燕市、燕歌、燕市、燕市酒酣、燕市饮、高歌击筑、击筑渐离、击残哀筑、击筑歌、溷燕市、别燕市、击筑泪、燕酒初酣、荆轲饮燕市、燕赵悲歌、燕市狂歌、燕市筑、燕市泣、高歌酒市、渐离击筑。

【示例】

〔悲歌燕市〕 清·严虞惇《秋宵宴集酒阑漫兴》:“悲歌燕市寻屠狗,寥落江潭解佩纕。”

〔狗屠〕 清·顾绍敏《赠山阳程爽林》:“骏骨可能招乐毅,狗屠从此识荆卿。”

〔击筑〕 北周·庾信《思归铭》:“高台已倾,稷下有闻琴之泣; 壮士一去,燕南有击筑之悲。”

〔击筑悲歌〕 唐·李白《醉后赠从甥高镇》:“欲邀击筑悲歌饮,正值倾家无酒钱。”

〔蓟门歌〕 宋·刘筠《泪》:“楚泽云迷千里目,蓟门歌断九回肠。”

〔渐离弦〕 明·徐石麒《拂霓裳》:“问当筵,谁能醉鼓渐离弦?”

〔荆高〕 清·黄景仁《沁园春·王述庵先生斋头》:“叹名场已醒,梦中蕉鹿; 酒徒难觅,市上荆高。”

〔荆歌高筑〕 明·陈子龙《寄郢中郑澹石座师》:“扼腕燕市何足贤,荆歌高筑徒茫然。”

〔荆卿燕市〕 南朝梁·江淹《泣赋》:“若夫景公齐山,荆卿燕市; 孟尝闻琴,马迁废史。”

〔离击筑〕 清·黄景仁《水调歌头·仇二以湖湘道远》:“离击筑,驩弹铗,粲登楼。仆虽不及若辈,颇抱古今愁。”

〔市筑〕 清·黄景仁《荆轲故里》:“市筑怜同伴,沙椎付后生。”

〔屠狗〕 清·陈维崧《贺新郎·赠苏昆生》:“沧落平生知己少,除却吹箫屠狗。”

〔行歌燕市〕 清·张穆《百字令·自题烟雨归耕图》:“开国风流难再觌,何事行歌燕市?”

〔燕歌〕 清·唐孙华《同年王拙园太史召陪》:“燕歌慷慨无同调,吴语绸缪即故乡。”

〔燕市〕 南朝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乃有剑客惭恩,少年报士,韩国赵厕,吴宫燕市。”

〔燕市酒酣〕 清·刘献廷 《幽居》:“燕市酒酣闻击筑,吴关人去忆吹箫。”


【词语击筑悲歌】  成语:击筑悲歌汉语词典:击筑悲歌

猜你喜欢

  • 涣如冰释

    同“涣然冰释”。《云笈七签》卷七五:“久即下部出血,并鲜血片,便无痛苦,涣如冰释。”见“涣然冰释”。宋·张君房《云笈七签》卷75:“久即下部血出,并鲜血片,便无痛苦,~。”【词语涣如冰释】  成语:涣

  • 脱輹

    《易.小畜》:“九三,舆说辐,夫妻反目。”说,通“脱”。陆德明释文:“辐,本亦作輹,音服。马云:车下缚也。”按,即缚住车轴之绳,脱落则车不能行驶。故以“脱輹”喻夫妻不和,失其结合之纽带。后并作夫妻离异

  • 遗大投艰

    遗:留下。投:给予。意思是身负艰巨的重任。《周书.大诰》:“遗大投艰于朕身。”伪孔传:“遗我甚大,投此艰难于我身,言不得已。”并列 赋予重大艰巨的责任。语出《尚书·大诰》:“予造天役,遗大投艰于朕身。

  • 神以知来,知以藏往

    谓《易》之神妙足以知道将来变化之理,其智慧足以储藏既往的知识经验。 表示深晓未来及过去之事。语出《易.系辞上》;“神以知来,知以藏往。”北周.王褒《四渎祠碑铭》:“河鱼送迎,江妃来往。水开通迹,山临

  • 剑及屦及

    《左传.宣公十四年》载:宋杀楚使申舟,楚王“闻之,投袂而起,屦及于窒皇,剑及于寝门之外,车及于蒲胥之市。秋九月,楚子围宋。”《吕氏春秋.行论》载此事,作“履及诸庭,剑及诸门”。谓楚王听到申舟死讯后,来

  • 鬼蜮

    源见“含沙射影”。喻指用心险恶、暗中伤人的小人。宋苏轼《孔北海赞》序:“而曹操阴贼险狠,特鬼蜮之雄者耳。”【词语鬼蜮】   汉语大词典:鬼蜮

  • 字不灭

    源见“三岁字”。喻指情谊深挚。唐顾况《赠别崔十三长官》诗:“相识三十年,致书字不灭。”

  • 悬貆素飡

    源见“尸位素餐”。喻无功受禄。汉 焦赣《易林.复之屯》:“悬貆素飡,食非其任。”

  • 多垒

    ①比喻敌军压境。清顾炎武《感事》诗之七: “六军多垒日,万国鼓鞞中。” ②比喻寇敌频繁。宋王禹偁《平阳公主赞序》: “人心大归,兵势大振,卒见削平多垒,底定京师。” 参见:○四郊多垒【词语多垒】   

  • 刻棘

    源见“棘端猴”。喻指徒劳无益之事。清沈炯《书怀》诗:“草《玄》字字翻成白,刻棘年年未类猴。”【词语刻棘】   汉语大词典:刻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