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出生入死

出生入死

原指出生地,入死地。后多指冒着生命的危险,活动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之中。《老子》第五十章:“出生入地。生之徒十有三,死之徒十有三,人之生,动之死地,亦十有三。”《韩非子.解老》:“人始于生而卒于死,始之谓出,卒之谓入,故曰出生入死”。


并列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去。后形容经历极大危险,随时有死去的危险。语出《老子》50章:“出生入死,生之徒十有三,死之徒十有三。”高建群《白房子争议地区源流考》:“责任仿佛在自己方面似的,他可怜这些远离家乡,远离亲人,远离人类,在这荒原地带与他相依为命、~的人们。他原谅了巴郎子。”△描写人经历危险,多用于战斗中或紧急抢险中。→赴汤蹈火 舍生忘死 冲锋陷阵 ↔贪生怕死。 也作“入死出生”、“生死出入”。


解释原谓从出生到死去。后用以形容冒生命危险,随时有死的可能。

出处《老子·德经》五十章:“出生入死,生之徒十有三,死之徒十有三。”

《老子》是老子思想的总结,其中最主要的观点之一是“无为”。老子在讲到关于人的生死时说:人出现于世上就是生,入于坟墓就是死。所有人中,长寿者占十分之三,短命者占十分之三,还有本来可以活得长久,却自己走向死路的,也占了十分之三。造成最后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?是因为养生养得太过分。曾经听说,善于养护生命的人,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犀牛和老虎,在军队中打仗不会受到伤害;犀牛用不上它的角,老虎用不上它的爪,兵器用不上它的刃,为什么呢?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范围。

老子在这段话中认为,有十分之六的人,他们的生死符合自然规律,还有十分之三的人,因为过分追求养生反而短命,只有最后那十分之一的人,因为讲求“无为”、善于养生,因而得以永享天年。

近义赴汤蹈火

反义贪生怕死

例句

谁也数不清,你在敌特的枪口下,曾几度出生入死。


【词语出生入死】  成语:出生入死汉语词典:出生入死

猜你喜欢

  • 素女弦

    汉.司马迁《史记.封禅书》:“太帝(即泰帝,太昊伏羲氏)使素女鼓五十弦瑟,悲,帝禁不止,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。”素女拨五十弦而歌,太帝悲不能止,遂破瑟为二十五弦。后因称悲愁的乐曲为“素女弦”、“五十弦”

  • 爱媵贱女

    《韩非子.外储说左上》:“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,为之饰装,从衣文(衣文,穿著有文彩的华丽衣裳)之媵(音yìng,古化陪嫁的人,这里提女妾)七十人。至晋,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。此可谓善嫁妾,而未可谓善嫁女

  • 湘江竹

    同“湘妃竹”。唐李商隐《泪》诗:“湘江竹上痕无限,岘首碑前洒几多?”【词语湘江竹】   汉语大词典:湘江竹

  • 京兆马

    源见“走马章台”。指游冶。南朝 陈顾野王《长安道》诗:“章台 京兆马,逸陌富平车。”

  • 人生莫作妇人身

    旧时感叹女子的苦乐取决于他人,引申指做人不要依附于别人。唐代白居易《大行路》诗:“为君薰衣裳,君闻兰麝不馨香;为君盛容饰,君看金翠无颜色。行路难,难重陈。人生莫作妇人身,百年苦乐由他人。”

  • 河清无日

    见“河清难俟”。[例]父子一别二十多年,至今音信全无,~,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?

  • 鹤立鸡群

    《艺文类聚》卷九十引晋戴逵《竹林七贤论》:“嵇绍入洛,或谓王戎曰:‘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,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。’”《晋书.嵇绍传》、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容止》亦记有此事。后以“鹤立鸡群”比喻人的

  • 矉里

    源见“东施效颦”。谓丑拙者强效美好。明袁宏道《喜逢梅季豹》诗:“矉里少冶容,邯郸无高步。”

  • 栎散

    同“樗散”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三六引晋戴逵《闲游赞》:“栎散之质,不以斧斤致用。”《魏书.宗钦传》:“伊余栎散,才至庸微。遭缘幸会,忝与枢机。”【词语栎散】   汉语大词典:栎散

  • 范宽图

    宋.米芾《画史》:“范宽山水,嶪嶪如恒岱,远山多正面,折落有势。”又元.汤垕《画鉴》:“范宽名中立,以其豁达大度,人故以‘宽’名之。画山水初师李成(五代宋初画家),既乃叹曰:‘与其师诸人,不如师诸造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