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公车上书

公车上书

公车:官署名。汉卫尉下属机构,设公车令,掌宫殿中司马门之警卫,并负责以公车接送被征召者、应举者、上书者。故称上书言事或入京请愿为“公车上书”。此典指东方朔初到长安(今陕西西安),即上书言事。后以此典形容大臣向皇帝上书言事;或特指入京会试之举人上书言事。东方朔(前154年——前93年),字曼倩,平原厌次(今山东陵县东北)人。性诙谐滑稽,善辞赋。汉武帝初即位,征举方正贤良材力之士,东方朔爱好古代流传之书籍和儒家经学,广泛地阅览许多诸子百家之书。东方朔初到长安时,就到公车官署上奏章给汉武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126《滑稽列传·东方朔》3205页:“武帝时,齐人有东方生(东方先生)名朔,以好古传书,爱经术,多所博观外家之语(即“外家传语”)。朔初入长官,至公车上书。”

【例句】:

汉·班固《汉书·张敞传》:“天子思敞功效,使使者即家在所召敞。敞……即装随使者诣公车上书。” 吴玉章《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》:“正在北京会试的各省举子也纷纷集会、请愿,康有为即曾联络其中的一千余人,举行了著名的‘公车上书’。”


偏正 公车,本汉代官署名,其职掌之一是以公家车马接送被征召者、应举者和上书者,并加以接待;后因而也代指举人入京应试。旧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。语出《史记·东方朔传》:“朔初入长安,至公车上书,凡用三千奏牍。”《孽海花》32回:“割台原是不得已之举,台民不甘臣日,~反抗,列名的千数百人。”△用于诚劝。


【词语公车上书】  成语:公车上书汉语词典:公车上书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粱炊

    同“黄粱梦”。宋黄庭坚《明叔知县和示过家上冢二篇复次韵》:“功名黄粱炊,成败白蚁阵。”

  • 削足适履

    《淮南子.说林训》:“骨肉相爱,谗贼间之,而父子相危。夫所以养而害所养,譬犹削足而适履,杀头(杀,义同削,非割杀)而便冠。”《抱朴子.刺骄》:“?(音zǔn,减,也是削的意思)足适履,毁方入圆,不亦剧

  • 骑鹏

    宋.何薳《春渚纪闻》卷二《沈晦梦骑鹏搏风》:“沈晦赴省,至天长道中,梦身骑大鹏,搏风而上,因作《大鹏赋》以记其事,已而果魁天下。”又唐.李白有《骑鹏赋》。宋.沈晦梦骑大鹏,搏风而上,后于科考中果然夺魁

  • 触虿尾

    《左传.昭公四年》:“郑子产作丘赋。国人谤之曰:‘其父死于路,己为虿尾。以令于国,国将若之何?’”晋.杜预注:“谓子产重赋,毒害百姓。”春秋时,郑国人毁谤大夫子产,说他象是蠍子尾有毒,残害老百姓。后遂

  • 怅人琴

    同“哭人琴”。明张煌言《重经南日吊沈彤庵相国》诗:“木落天空肃气森,重来海岸怅人琴。”【词语怅人琴】   汉语大词典:怅人琴

  • 揽桓须

    源见“闻筝堕泪”。表示赞赏或感激。宋苏轼《次韵和刘贡父登黄鹤楼见寄并寄子由》之二:“不矜持汉节,犹喜揽桓须。”又《浣溪沙》词:“荐士已闻飞鹗表,报恩应不用蛇珠。醉中还许揽桓须。”【词语揽桓须】   汉

  • 吹暖律

    同“邹衍吹律”。清蒲松龄《代王玉斧呈宋观察》诗:“仁人行步吹暖律,澹灾洒沈救天殃。”

  • 荆山玉

    源见“和氏之璧”。指和氏璧,喻良才。三国 魏曹植《与杨德祖书》:“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,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。”唐刘长卿《赠别于群投笔赴安西》诗:“顷游灵台下,频弃荆山玉。”【词语荆山玉】   汉语大词典

  • 谷口耕

    谷口:地名,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。郑子真,西汉隐士,修身养性,不是自己织布做成的服装就不穿,不是自己种的粮食就不吃。汉成帝时,大将军王凤礼聘郑子真出山,但他始终不改初衷,在谷口岩下耕种庄稼,在京城以清高

  • 臣靡兴夏

    《左传.襄公四年》载:寒浞初为寒国国君伯明氏的谗佞之臣。后羿(上古时夷族首领,善射。)篡夺了帝相的政权后,号有穷氏,任寒浞为相。“浞行媚于内(内,指宫人,浞与羿妻妾相通),而施赂于外(指收买羿的属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