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兔葵燕麦

兔葵燕麦

唐.刘禹锡《刘梦得文集》卷四《再游玄都观绝句诗引》:“重游兹观,荡然无复一树,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。”

唐.孟荣《本事诗》:“刘尚书禹锡,自屯田员外左迁朗州司马,凡十年始徵还。方春,作《赠看花诸君子诗》,……其诗一出,传于都下,有素嫉其名者,白于执政,又诬其有怨愤。……不数日,出为连州刺史。其自叙云:‘……重游玄都观,荡然无复一树,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。因再题二十八字,以俟后再游。……”

刘禹锡前游玄都观,有道士手植仙桃满观,盛如红霞;十四年后重来,却荡然不存,唯有免葵燕麦,诗人遭际,感慨系之。后因用为感慨伤时之典。

宋.辛弃疾《新荷叶.和赵德庄韵》词:“兔葵燕麦,问刘郎、几度沾衣。翠屏幽梦,觉来水绕山围。”


并列 兔葵,植物名,原作菟葵。形容景象荒凉。语出唐·刘禹锡《重游玄都观》诗引:“今十有四年,复为主客郎中,重游玄都观,荡然无复一树,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。”清·方文《宿姜开先衍园》诗:“瑶草琼花何处觅? ~不胜情。”△多用于景物描写。→满目疮痍 ↔欣欣向荣 云蒸霞蔚。也作“燕麦兔葵”。


【典源】 唐·刘禹锡《再游玄都观绝句》 引:“余贞元二十一年为屯田员外郎,时此观未有花。是岁出牧连州,寻贬朗州司马。居十年,召至京师,人人皆言有道士手植仙桃,满观如红霞,遂有前篇以志一时之事。旋又出牧,今十有四年,复为主客郎中。重游玄都,荡然无复一树,唯兔葵燕麦动摇于春风耳。”

【今译】 唐代刘禹锡在《再游玄都观绝句》引中道:“我在贞元二十一年任屯田员外郎,当时此观中没有花。当年被贬为连州刺史,不久又贬为朗州司马。十年之后被召回京,人们都说有道士栽植仙桃于此,满观花如红霞。当时有诗记一时之事。很快我又被授外任,现今已隔十四年,我再回京作主客郎中。重游玄都观,满目萧然,一树无存,只见野草野麦在春风中摇动。”参见〖前度刘郎〗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慨叹人事沧桑,怀旧伤情。

【典形】 葵麦、麦甸葵丘、兔葵燕麦、燕麦兔葵。

【示例】

〔葵麦〕 宋·吴文英《忆旧游·别黄澹翁》:“葵麦迷烟处,问离巢孤燕,飞过谁家?”

〔麦甸葵丘〕 宋· 汪元量 《莺啼序》:“麦甸葵丘,荒台败垒,鹿豕衔枯荠。”

〔兔葵燕麦〕 宋·刘辰翁《沁园春》:“看兔葵燕麦,华清宫里; 蜂黄蝶粉,凝碧池边。”

〔燕麦兔葵〕 清·刘宗霈 《看菜花》:“燕麦兔葵无感触,不须佳句忆刘郎。”


【词语兔葵燕麦】  成语:兔葵燕麦汉语词典:兔葵燕麦

猜你喜欢

  • 蜃气楼

    亦作“蜃楼”,详见“海市蜃楼”条。【词语蜃气楼】   汉语大词典:蜃气楼

  • 总角之好

    《诗经.卫风.氓》:“总角之宴,言笑宴宴。”总角:小髻,古代未成年的儿童头发扎成的小髻。“总角之好”指童年时要好的朋友。后因以“总角之好”为童年时的好朋友之典故。《三国志.吴书.周瑜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

  • 廊庙之具

    《三国志.蜀书.许靖等传赞》:“许靖夙有名誉,既以笃厚为称,又以人物为意,虽行事举动,未悉允当,蒋济以为‘大较廊庙器’也。”廊庙,朝廷。三国蜀人许靖,被蒋济赞誉为“大较廊庙器”。后遂用为咏治国安邦之才

  • 介推焚死

    源见“焚林”。指贤士爱惜名节,宁死不苟求利禄。宋陆游《放歌行》:“介推焚死终不悔,梁鸿寄食吾何病?”【典源】 《庄子·盗跖》:“介子推至忠也,自割其股以食文公,文公后背之,子推怒而去,抱木而燔死。”《

  • 千金报

    同“千金答漂母”。南朝 陈张正见《赋得韩信诗》:“野有千金报,朝称三杰名。”

  • 解渴望梅

    同“望梅止渴”。明徐渭《歌代啸》一折:“我也做解渴望梅猜。”

  • 一致而百虑,同归而殊途

    见〔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〕。

  • 赠策绕朝

    源见“绕朝策”。借指临行送别的友人。清唐孙华《送周序三广文之官宿松》诗:“赠策绕朝无别语,临行惟是祝加餐。”

  • 加一分太长,减一分太短

    增加一分就嫌太长,减少一分又嫌太短。 形容美女身材长短适度。语出《文选.宋玉〈登徒子好色赋〉》:“东家之子,增之一分则太长,减之一分则太短。著粉则太白,施朱则太赤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.张溜儿熟布迷魂局

  • 接李膺杯

    源见“李膺门”。喻指受名流接待。唐孟浩然《荆门上张丞相》诗:“坐登徐孺榻,频接李膺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