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先入为主

先入为主

汉书.息夫躬传》:“唯陛下观览古戒,反覆参考,无以先入之语为主。”后因以“先入为主”谓以先接受的意见或印象为依据,形成成见,不能实事求是地接受后来的不同意见。康濯《春种秋收.代理支书》:“甚至为了先入为主,他都没有把自己的材料事先告给王庆丰。”


主谓 先听到的事深深扎根于心,以后听到的不同说法,就不易接受。语本《汉书·息夫躬传》:“唯陛下观览古戒,反复参考,无以先入之语为主。”《啼》:“家树从幼就有点怕叔叔,虽然现在分居多年,然而那~的思想,总是去不掉。”△常用于指某种说法或印象。→先入之见 先声夺人 ↔后来居上


解释先接受的一种说法或印象就以为是正确的,有了成见,后来就不易再接受其他意见。

出处汉书·息夫躬传》:“唯陛下观览古戒,反复参考,无以先入之语为主。”

息夫躬是西汉哀帝时人,以检举揭发东平王谋反起家,担任光禄大夫。息夫躬接近了皇帝之后,对朝廷官员大加贬议。当时的丞相王嘉怀疑东平王的案子不实,反对对息夫躬等人的任用,不料反倒得罪了皇帝。从此,朝廷上下都非常害怕息夫躬,担心他说自己的坏话,路上遇见他都不敢正眼相看。

这一年,匈奴王单于因病没来朝拜汉哀帝。息夫躬认为这是匈奴的托词,他们一定另有阴谋,于是向皇帝上书,建议无中生有地捏造事件,来挑拨匈奴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。汉哀帝于是征求大臣们的意见,左将军公孙禄认为:“汉朝一向以恩威和信义使少数民族归顺。息夫躬却企图利用不讲信义的欺诈手段,他的建议不应当被批准。”哀帝在听了息夫躬和公孙禄的辩论之后,不再向群臣征求意见,只单独和息夫躬商量。息夫躬又趁机用天象劝说哀帝,说:“最近这些异常的天象,是要发生兵祸的征兆。希望派人加强巡视,杀死一个郡太守来树立威望,震惊周边各族,以此来抑制异常事件的发生。”皇帝认为他说的有道理,就去询问丞相王嘉。王嘉说:“感动百姓要靠实际行动而非空谈,要顺应天意也得实实在在而非华而不实。对地位卑贱的百姓,尚且不能欺诈,更何况对圣明的上天呢?那些阿谀狡诈之人,往往附会天文历象,胡乱猜测,编造谎言,企图在国家大动干戈时谋取自己的好处,他们的话实际不可听信。阿谀奉承会有损君王的品德,阴险狡诈则百姓怨恨,善辩狡猾会破坏正道,严峻刻薄会伤害君王的恩威。从前秦穆公不听蹇叔的劝说,以至于惨败,于是悔过自责,思念老人的忠告,最终名垂后世。但愿陛下您借鉴古人的得失,反复斟酌、三思后行,不要只听信先提供给您的意见,而听不进别人的意见。”

汉哀帝没有接受王嘉的建议,仍按照息夫躬的意见下发了诏书。后来国家发生变故,息夫躬等人被罢官免职,遣送回家。


【词语先入为主】  成语:先入为主汉语词典:先入为主

猜你喜欢

  • 吹笙缑岭

    源见“王乔控鹤”。形容悠然自适的仙道生活。闽徐夤《山阴故事》诗:“吹笙缑岭登山后,东注清流岂有穷。”

  • 马陵书树

    指齐军师孙膑用减灶之计诱庞涓带魏军深追马陵(今河南范县西南),而在树上书写“庞涓死于此树之下”,庞涓兵败自杀。后以此典比喻深算妙计,克敌制胜。公元前342年,魏国攻韩国,韩国向齐国求救,齐派田忌为主将

  • 睡蛇出

    《遗教经论》:“经曰:烦恼毒蛇,睡在汝心,譬如黑蚖(yuán蝮蛇),在汝室睡,当以持戒之钩,早摒除之。睡蛇既出,乃可安眠。”《遗教经论》中阐述人心中有各种私心杂念,如毒蛇在心,蝮蛇在室,如不铲除,不得

  • 离明

    《易.离》:“离为火,为日。”孔颖达疏:“离为火,取南方之行也;为日,取其日是火精也。”后以“离明”指日或日光。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.沔水二》:“峨峨南岳,烈烈离明。”宋王安石《和蔡枢密孟夏旦日西府书事

  • 黄骊

    同“黄骊牝牡”。清黄遵宪《石川鸿斋偕僧来谒张副使》诗:“九方何必分黄骊,两兔安能辨雄雌。”《诗.鲁颂.駉》:“有黄有骊。”朱熹集传:“纯黑曰骊,黄骍曰黄。”指黄马和黑马。后以“黄骊”泛指马。清袁枚《随

  • 干木富义

    《淮南子.修务训》:“段干木辞禄而处家,魏文侯过其闾而轼之。其仆曰:‘君何为轼?’文侯曰:‘段干木在,是以轼。’其仆曰:‘段干木布衣之士,君轼其闾,不已甚乎?’文侯曰:‘段干木不移势利,怀君子之道,隐

  • 枕戈待旦

    戈:古代的一种兵器。晚上枕着兵器等待天亮,形容杀敌报国心切,一时也不放松。刘琨(271一318年),字越石,中山魏昌(今河北无极县)人,晋怀帝司马炽永嘉元年(公元307年)任并州刺史,愍帝司马邺时任大

  • 导谀

    谄谀奉承的意思。《史记.越王勾践世家》:“吴已杀子胥,导谀者众。”《三国志.魏志.明帝纪》:“导谀时君,妄建非正之号,以干正统。”【词语导谀】   汉语大词典:导谀

  • 伯奇冤

    源见“伯奇掇蜂”。指伯奇受谮被逐含冤负屈事。明陈子龙《匡山吟寄灯岩子》诗:“吉甫犹怜伯奇冤,汉文不救长沙哭。”

  • 浮槎

    源见“乘槎”。传说中海上天河间往来的木筏。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一本一折:“滋洛阳千种花,润梁园万顷田,也曾泛浮槎到日月边。”【词语浮槎】   汉语大词典:浮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