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兄弟阋于墙

兄弟阋于墙

主谓 阋,争吵。墙,这里指家内,泛指内部。原指兄弟龃龉不和睦,发生纠纷。后比喻内部纷争。语出《诗经·小雅·常棣》:“兄弟阋于墙,外御其务(侮)。”鲁迅《二心集·上海文艺之一瞥》:“所以从无产阶级的见地看来,不过是‘~ ’,两方一样是敌对。”△贬义。多指兄弟争吵。→兄肥弟瘦 同室操戈 ↔同仇敌忾。也作“兄弟阋墙”。


【词语兄弟阋于墙】  成语:兄弟阋于墙汉语词典:兄弟阋于墙

猜你喜欢

  • 平康里

    同“平康”。旧题宋尤袤《全唐诗话.裴思谦》:“思谦及第后,作红笺名纸十数诣平康里。”【词语平康里】   汉语大词典:平康里

  • 谪仙人

    《新唐书.李白传》:“李白至长安,往见贺知章,知章见其文,叹曰:‘子谪仙人也。’”唐.李白《对酒忆贺监诗序》:“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,呼余为谪仙人,因解金龟换酒为乐。”又《玉壶吟》:“世人不

  • 野狐外道

    同“野狐禅”。宋严羽《沧浪诗话.诗辨》:“傥犹于此而无见焉,则是野狐外道,蒙蔽其真识。”【词语野狐外道】  成语:野狐外道汉语大词典:野狐外道

  • 宓妃留枕

    源见“洛神”。谓美女倾心爱才士。唐李商隐《无题》诗之二:“贾氏窥帘韩掾少,宓妃留枕魏王才。”

  • 羲驭

    同“羲和”。明高启《广陵孙孝子爱日堂》诗:“只愁老景苦骎骎,羲驭西驰疾飞鞚。”【词语羲驭】   汉语大词典:羲驭

  • 诔文光夫

    汉.刘向《列女传.柳下惠妻》:“鲁大夫柳下惠之妻也,柳下惠处鲁,三黜而不去,忧氏救乱。妻曰:‘无乃渎乎?君子有二耻:国无道,而贵耻也。’……妻曰:‘将诔夫子之德耶,则二、三子不如妾知之也。’乃诔曰:‘

  • 郤桂

    同“郤诜丹桂”。唐黄滔《祭司勋孙郎中》:“刘家则三嘏扬芳,马氏则五常擅美。故得数枝郤桂,交茂鸰原;一本田荆,分辉鸡树。”【词语郤桂】   汉语大词典:郤桂

  • 刚毅木讷近仁

    木:朴实。讷:说话迟钝。 刚强、果断、朴实、言语谨慎,有这四种品质的人,接近于仁人。语出《论语.子路》:“子曰:‘刚毅木讷近仁。’”汉.王符《潜夫论.交际》:“士贵有辞,亦憎多口。与其不忠,刚毅木讷

  • 钟鸣漏晓

    同“钟鸣漏尽”。明陈汝元《金莲记.赋鹤》:“恁呵直待途穷日暮,钟鸣漏晓。”

  • 植发冲冠

    同“怒发冲冠”。三国 魏嵇康《养生论》:“壮士之怒,赫然殊观,植发冲冠。”述补 植,立。头发竖直,顶起帽子。形容愤怒之至。三国魏·嵇康《养生论》:“壮士之怒,赫然殊观,~。”※冠,不读作guàn。△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