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借箸前筹

借箸前筹

箸:筷子。此典指张良借用刘邦面前的筷子为他筹画当前形势。后以此典比喻代人谋划,提出办法和计策。汉三年(前204年),项羽围刘邦于荥阳(今河南郑州西),刘邦恐惧忧愁,郦食其提出复立六国后代为王,汉可称霸天下,而使楚项羽来朝。这时张良来见,刘邦询句张良意见。张良回答说:“我请求借用您面前的筷子筹画一下当前形势。”接着说:“从前商汤讨伐夏桀而封夏朝之子孙于杞,那是估计自己能置夏桀于死地。如今您能置项羽于死地吗?”刘邦说:“不能。”张良说:“这是不可封六国后代的第一个原因。周武王讨伐商纣,封商朝之子孙于宋(今河南商丘一带),那是估计自己能得到商纣的脑袋。如今您能得项羽的脑袋吗?”刘邦说:“不能。”张良说:“这是不可封的第二个原因。周武王进入殷商都城,曾在商容的里门表彰他之德行,从监狱中释放箕子,堆高比干的墓土。如今您能增高圣人的墓堆、在贤者的里门表彰他之德行,过智者的门对他表示敬意吗?”刘邦说:“不能。”张良曰:“这是不可封的第三个原因。周武王曾经发放巨桥(商纣粮仓地,今河北曲周县东北)粮仓之粮食,散发鹿台(商纣高台,今河南汤阴县境)府库之金钱,拿来赏赐贫苦人民。如今您能开放仓库拿钱粮赏赐贫苦人民吗?”刘邦说:“不能。”张良说:“这是不可封的第四个原因。商朝灭亡以后,周武王废弃战车,改为乘车,把兵器倒放着,用虎皮蒙盖上,向天下表示不再使用兵打仗。如今您能偃息武事实行文治,不再用兵打仗吗?”刘邦说:“不能。”张良说:“这是不可封的第五个原因。周武王把战马放在华山(今陕西华阴县南)的南面,表示不用了。如今您能让战马休息不再用吗?”刘邦说:“不能。”张良说:“这是不可封的第六个原因。周武王把供军事运输之牛放在桃林(今河南灵宝县西)北面,表示不再运输军事物资。如今您能放牛休息不再运输军事物资吗?”刘邦说:“不能。”张良说:“这是不可封的第七个原因。况且天下之游士离开他们父母妻子,弃去他们祖坟,抛开他们老朋友,跟随您奔走,只是日夜希望得到一点封地。如今又立韩、魏、燕、赵、齐、楚六国的后代,天下之游士各自回去服事他们的君主,傍随他们的父母妻子,返回到老朋友和祖坟所在之家乡,您与谁去夺取天下呢?这是不可封的第八个原因。如今只有使楚国无从加强力量,如果楚国强大了,立起六国后代追随楚国,您又怎能使他们臣服您呢?果真采用客人郦食其之计谋,您想统一天下的大事就完了。”刘邦听从张良之建议,不立六国的后代为王了。此典又作“子房筹”、“借前筹”、“借箸”、“前筹”、“张良筹”、“借箸题筹”、“借箸代筹”、“借箸画策”。

【出典】:

史记》卷55《留侯世家》2040、2041页:“张良对曰:‘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。’曰:‘昔者汤伐桀而封其后于杞者,度能制桀之死命也。今陛下能制项籍之死命乎?’曰:‘未能也。’‘其不可一也。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者,度能得纣之头也。今陛下能得项籍之头乎?’曰:‘未能也。’‘其不可二也。武王入殷,表商容(商纣时贤人,曾任乐师,后隐居太行山,周武王在其里门对他表彰)之闾,释箕子(商纣伯叔父,曾任太师,因进谏被纣囚楚,周武王灭商后释放他)之拘,封比干(商纣伯叔父,做过少师。图强谏被纣剖腹挖心而死。周武王灭商后,为比干重修坟墓)之墓。今陛下能封圣人之墓,表贤者之闾,式智者之门乎?’曰:‘未能也。’‘其不可三也。发巨桥之粟,散鹿台之钱,以赐贫穷。今陛下能散府库以赐贫穷乎?’曰:‘未能也。’‘其不可四矣。殷事已毕,偃革为轩,倒置干戈,覆以虎皮,以示天下不复用兵。今陛下能偃武行文,不复用兵乎?’曰:‘未能也。’‘其不可五矣。休马华山之阳,示以无所为。今陛下能休马无所用乎?’曰:‘未能也。’‘其不可六矣。放牛桃林之阴,以示不复输积。今陛下能放牛不复输积乎?’曰:‘未能也。’‘其不可七矣。且天下游士离其亲戚,弃坟墓,去故旧,从陛下游者,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。今复六国,立韩、魏、燕、赵、齐、楚之后,天下游士各归事其主,从其亲戚,反其故旧坟墓,陛下与谁取天下乎?其不可八矣。且夫楚唯无强,六国立者复桡(náo铙,弯曲)而从之,陛下焉得而从之?诚用客之谋,陛下事去矣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高适《古乐府飞龙曲留上左丞相》:“能为吉甫颂,善用子房筹。” 唐·韩愈《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》:“兹道诚可尚,谁能借前筹?” 唐·李商隐《为李贻孙上李相公启》:“管氏初来,屡发新柴之井;留侯每入,便闻借箸之筹。” 唐·杜牧《河湟》:“元载相公曾借箸,宪宗皇帝亦留神。” 宋·张孝祥《代揔得居士上宰相》:“况仄席搜罗于豪杰,欲前筹开济于艰难。” 元·萨都拉《彭城杂咏》:“夜深一片城头月,曾昭张良案上筹。”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50出:“分明军令,杯前借箸题筹。” 汤显祖《紫箫记》:“更借筹喻檄,请缨乘传。” 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7回回目:“借箸代筹一县策,纳楹闲访百城书。” 柳亚子《闻伯渠抵渝遥寄两律》之一:“团结尚烦君借箸,草茅伏处只哦诗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 (郦)食其(yiji)未行,张良从外来谒。汉王方食,曰:‘子房前! 客有为我计挠楚权者。’具以郦生语告,曰:‘于子房何如?’良曰:‘谁为陛下画此计者? 陛下事去矣。’汉王曰:‘何哉?’张良对曰:‘臣请藉前箸为大王筹之。’”集解张晏曰:“求借所食之箸用指画也。”《汉书·张良传》亦载,末作“臣请借前箸以筹之。”

【今译】 汉刘邦与说客郦食其计议如何遏制项羽的势力,郦食其建议刘邦重新封立战国时六国国君的后人为王,刘邦同意了,并马上要刻印施行。郦食其还未出发,张良 (字子房) 从外边回来拜见,刘邦正在吃饭,对张良说:“子房过来! 有人给我设计了个削弱项羽的计划。”然后将郦生的话告诉了张良。问:“子房看怎么样?”张良说:“这是谁为陛下出这个主意的?这样办您的大业就完了。”刘邦不明白,问:“为什么?”张良回答:“请允许我借您的筷子为您分析指画。”张良为刘邦分析了八条不可这样做的理由,刘邦马上改变了原来的主意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分析谋划,提出办法、计谋等。

【典形】 借筹、借前筹、借箸、前筹、张良筹、子房筹、借箸题筹。

【示例】

〔借筹〕 明·汤显祖《紫箫记》:“更借筹喻檄,请缨乘传。”

〔借前筹〕 唐·韩愈《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》:“兹道诚可尚,谁能借前筹?”

〔借箸〕 唐·李商隐《为李贻孙上李相公启》:“管氏初来,屡发新柴之井;留侯每人,便闻借箸之筹。”

〔前筹〕 宋·张孝祥《代揔得居士上宰相》:“况仄席搜罗于豪杰,欲前筹开济于艰难。”

〔张良筹〕 元·萨都拉《彭城杂咏》:“夜深一片城头月,曾照张良案上筹。”

〔子房筹〕 唐·高适《西乐府飞龙曲》:“能为吉甫颂,善用子房筹。”


【词语借箸前筹】   汉语词典:借箸前筹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郡犹怜

    源见“我见犹怜”。形容女子貌美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郭槐自屈,南郡犹怜。”按,南郡,桓宣武妻封南郡主。

  • 马鬣一滴

    唐李复言《续玄怪录.李卫公靖行雨》载:李靖尝射猎霍山中,投宿一朱门大第。夜间有人叩门,命主人家儿子行雨。太夫人请李靖去,告知此是龙宫,二子外出未归,恳求李靖代去行雨。李靖推辞不得,将行,夫人取出一小瓶

  • 轻躯得百琲

    晋.王嘉《拾遗记》卷九《晋时事》:“又屑沉水之香为尘末,布象床上,使所爱者践之,无迹者赐以真珠百琲;有迹者节其饮食,令身轻弱。故闺中相戏曰:‘尔非细骨轻躯,安得百琲真珠。’……”晋.石崇用香为尘末,布

  • 小红低唱

    元.陆友《砚北杂志》:“小红,顺阳公(即范成大)青衣(家妓)也,有色艺。顺阳公之请老,姜尧章诣之。一日,授简征新声,尧章制《暗香》、《疏影》二曲,公使二妓肄习之,音节清婉。姜尧章归吴兴,公寻以小红赠之

  • 献爵

    《周礼.考工记.梓人》:“梓人为饮器,勺一升,爵一升,觚三升。献以爵,而酬以觚,一献而三酬,则一豆矣。”爵,古饮酒器。后以“献爵”称敬酒。唐 张馀庆《祀后土赋》:“郁人献爵,司干授器。”【词语献爵】 

  • 蟾阙

    同“蟾宫”。元丁鹤年《题奚仲英进士鹄山书堂》诗:“已为蟾阙彦,仍就鹄山居。”【词语蟾阙】   汉语大词典:蟾阙

  • 相门有相

    《史记.孟尝君列传》:“文(田文)闻将门必有将,相门必有相。”谓宰相人家的后代会出宰相。亦泛指名门必出佳子弟。《南史.王训传》:“十六召见德文殿,应对爽彻。上目送久之,谓朱异曰:‘可谓相门有相。’”主

  • 云表露

    《三国志.魏书.卫顗传》:“昔汉武信求神仙之道,谓当得云表之露以餐玉屑,故立仙掌以承高露。”汉武帝迷信神仙方术,于神明台上作承露盘,立铜仙舒掌以接甘露,以为和玉屑饮甘露可以延年益寿。见《汉书.郊祀志上

  • 伺螳螂

    源见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。喻谋取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。前蜀韦庄《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》:“人心惊獬豸,雀意伺螳螂。”

  • 床头无易

    源见“床头周易”。形容病中无以排遣。清江声《病起即事》诗:“洛下有书凭犬附,床头无《易》任鸡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