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日之诚
源见“挥戈回日”。指挽回危局的赤诚之心。南朝 梁 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“触山之力无以抗,倒日之诚弗能感。”
源见“挥戈回日”。指挽回危局的赤诚之心。南朝 梁 刘孝标《辩命论》:“触山之力无以抗,倒日之诚弗能感。”
宋.林景熙《霁山集》卷四《五云梅舍记》:“即其居累土为山,种梅百本,与乔松、修篁为岁寒友。”松、竹凌寒,岁晏不凋;梅花傲骨,斗雪开放:故世称松、竹、梅为岁寒三友。又常用以比喻浊世之中,傲岸特立的君子之
闲:木栏。引申为界限。 古时儒家认为人的大节要符合周礼,不能超越这个界限。语出《论语.子张》:“子夏曰:‘大德不逾闲,小德出入可也。’”《三国志.魏志.陈群传》:“(陈)群上疏曰:‘夫大人动合天地,
参见:扫雪烹茶
同“黄犬书”。元马致远《集贤宾.思情》曲:“天涯自他为去客,黄犬信音乖。”
同“借寇恂”。元李孝光《青玉案》词:“清都虎豹,借恂无计,衮职须君补。”【词语借恂】 汉语大词典:借恂
源见“隆准”。指汉高祖。宋葛立方《韵语阳秋》卷十二:“善哉东坡之论也……安期生诗云:‘尝干重瞳子,不见龙准翁。’”今本《苏轼诗集》作“隆准公”。【词语龙准翁】 汉语大词典:龙准翁
《群音类选.清腔类.桂枝香》:“那晓得三纲五常,只知道七青八黄,圆鸭蛋里棹桨,竹竿空长,肚里无粮,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。”比喻造福于后人。清.颐琐《黄绣球》一回:“俗语说得好:‘前人栽树,后人乘凉。’我
源见“东篱菊”。表现悠然自得的田园情趣。元耶律楚材《和黄华老人》:“悠然把菊见南山,畅饮东篱醉重九。”
源见“书同文,车同轨”。借指国家的文物制度。《宋书.傅弘之传》:“若其怀道畏威,奉王受职,则通以书轨,班以王规。”宋苏轼《淮阴侯庙记》:“书轨新邦,英雄旧里。”【词语书轨】 汉语大词典:书轨
同“卜昼卜夜”。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.姑妄听之三》:“又冶荡殊常,蛊惑万状,卜夜卜昼,靡有已时。”见“ 卜昼卜夜”。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姑妄听之三》:“~,靡有已时。”【词语卜夜卜昼】 成语: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