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何武劾儒

何武劾儒

劾(hé核):举发罪状。儒:儒生,指精通经学的学者,也指一般读书人。何武在任扬州(今江苏扬州市)刺史时,曾调查揭发当时的大儒(著名学者)、任九江(今江西九江市)太守的戴圣,使他畏罪辞职。事见《汉书·何武传》。九江太守的戴圣,以研究《礼经》闻名,世人称他为“小戴”。戴圣在太守任上做了许多违法的事。前任刺史因他是著名学者,就照顾宽容他,而没有治罪。何武任扬州刺史,在到下属各地巡察下属官员的治绩时,也省察记录囚徒的罪状,委托各郡都要根据实情进行分别处理。戴圣说:“年轻轻的懂得什么,想要把儒家的政治思想给搞乱了!”对何武部署的审囚工作一件也没有判决。何武派人察清了戴圣的罪行,戴圣害怕了,就辞职了。后来,戴圣在长安任博士,常在朝廷上毁谤何武。何武听说后,始终没有向别人宣扬戴圣的恶行劣迹。戴圣的儿子和宾客聚集起来当强盗,被官吏逮捕,关押在庐江郡(今安徽庐江西南)。戴圣认为儿子一定会被何武判死刑。可是何武公正执平地进行判决,免去死罪。此后,戴圣对何武又惭愧,又折服。何武每次到京城长安上奏或办事,戴圣没有一次不前去谢恩问候的。后以“何武劾儒”为典,称赞地方官员不畏权势、敢于秉公执法的精神。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86《何武传》3482、3483页:“九江太守戴圣,《礼经》号小戴者也,行治多不法,前刺史以其大儒,优容之。及(何)武为刺史,行部录囚徒,有所举以属郡。圣曰:‘后进生何知,乃欲乱人治!’皆无所决。武使从事廉得其罪,圣惧,自免。后为博士,毁武于朝廷。武闻之,终不扬其恶。而圣子宾客为群盗,得,系庐江,圣自以子必死。武平心决之,卒不得死。自是后,圣惭服。武每奏事至京师,圣未尝不造门谢恩。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刘禹锡《送湘阳熊判官登府罢归钟陵因寄呈江西裴中丞二十三兄》:“何武劾腐儒,陈蕃礼高士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伏首帖耳

    见“俛首帖耳”条。见“垂首帖耳”。《聊斋志异·马介甫》:“万石不言,惟~而泣。”【词语伏首帖耳】  成语:伏首帖耳

  • 惊弓之鸟

    指被弓箭吓怕了的鸟。比喻受过惊吓的人,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惶恐不安。公元前241年,关东六国合纵攻秦。赵国派使臣魏加至楚,向楚国执政大臣黄歇了解楚国派谁率兵攻秦。春申君回答,准备派临武君。这时魏加就向他讲

  • 龙蠖

    源见“龙蛰蠖屈”。指屈伸。唐李白《金门答苏秀才》诗:“栖岩君灭寂,处世余龙蠖。”亦指以屈求伸,走捷径。唐阎防《宿岸道人精舍》诗:“愿言舍尘事,所趣非龙蠖。”【词语龙蠖】   汉语大词典:龙蠖

  • 顺手牵羊

    《礼记.曲礼上》:“效马效羊者右牵之。”郑玄注:“用右手便。”后世因以“顺手牵羊”比喻顺便行事,毫不费力。元尚仲贤《单鞭夺槊》二折:“我也不听他说,是我把右手带住马,左手揪着他眼扎毛,顺手牵羊一般牵他

  • 公孙布被

    指公孙弘主张节俭,他做官后自己盖用还是用麻布做的被子。后以此典比喻官吏生活俭朴,严于律己。公孙弘(前200年——前121年),字季,薛县(今山东滕县南)人。年轻时曾为狱吏,因罪免。家贫,放牧为生。年龄

  • 康伯複裤

    参见:韩伯複裤

  • 面如敷粉

    《世说新语.容止》:“何平叔美姿仪,面至白,魏明帝疑其著粉,正夏月,与热汤饼,既噉,大汗出,以朱衣自拭,色转皎然。”三国魏何晏面白出众,常如敷粉。后因以“面如敷粉”常形容面皮白嫩,以“敷粉何郎”常比喻

  • 矛头淅

    同“矛炊剑淅”。元袁桷《至治癸亥八月望日过枪竿岭马上联句》:“兢兢矛头淅,扤扤井口索。”【词语矛头淅】   汉语大词典:矛头淅

  • 避坑落井

    躲开了陷坑,却落入了陷井。比喻躲过一难,又遭另一难。褚翼(275-341年),字远谋,河南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。以才艺著称于时,袭爵关内侯。西晋末年,少数民族入侵中原,洛阳陷落之后,和荥阳太守郭秀共同

  • 颜子巷

    同“颜回陋巷”。唐王贞白《赠刘凝评事》诗:“春深颜子巷,花映老莱衣。”【词语颜子巷】   汉语大词典:颜子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