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众叛亲离

众叛亲离

意谓群众背叛,亲信远离,不得人心,处境非常孤立。公元前719年,卫国公子州吁杀死了他的哥哥卫桓公,自立为君。而后为了转移国内不满情绪,又对外发动伐郑之役。当时,鲁隐公问大夫众仲,州吁能不能成功?众仲回答说:州吁对外用兵以求转移人民视线,只能更加失去群众。对内想缓和人心,结果必然是“众叛亲离”,他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。

【出典】:

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公问于众仲曰:‘卫州吁其成乎。’对曰:‘臣闻以德和民,不闻以乱。以乱,犹治丝而棼之也。夫州吁阻兵而安忍;阻兵无众,安忍无亲,众叛亲离,难以济矣’。”

【例句】:

西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书·公孙瓒传注》:“既乃残杀老弱,幽士愤怨,众叛亲离,孑然无党。”唐·陆贽《议汴州逐刘士宁状》:“伏以刘士宁昏荒暴慢,恶贯久盈。圣情爱人,久为含忍。亲离众叛,自取奔亡。”


并列 众人反对,亲信背离。形容不得人心,处境孤立。语出《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阻兵无众,安忍无亲,众叛亲离,难以济矣。”柳建伟《都市里的生产队》:“挨到大队改称的时候,自家执政的人已走到~的末路。”△贬义。多用于描写由于自己的言行导致的孤立处境。也作“亲离众叛”、“众散亲离”。


解释众人反对,亲信背离。形容处境十分孤立。

出处左传·隐公四年》:“阻兵无众,安忍无亲,众叛亲离,难以济矣。”

春秋时期,卫国国君卫庄公很喜爱小儿子州吁,因为州吁是自己非常宠爱的小妾生的。卫庄公对州吁的错误一味纵容而不加制止。庄公死后,州吁同父异母的哥哥继承了王位,即为卫桓公。后来州吁杀掉卫桓公,篡夺了王位。

后来州吁杀掉卫桓公,篡夺了王位。鲁国国君听说了这事,就问大臣众仲:“州吁能成功吗?”众仲回答说:“只听说用德行安定百姓,没听说用祸乱安定百姓的。用祸乱,就如同要理出乱丝的头绪,反而会弄得更加纷乱。州吁这个人,依仗武力而安于残忍。依仗武力就没有大众,安于残忍就没有亲信。大家背叛,亲信离开,就难以成功了。军事就像火一样,不去制止就会焚烧自己。州吁杀了他的国君,又暴虐地驱使百姓,不致力于建立德政,反而想通过祸乱来取得成功,就一定不能免于祸患。”

后来卫国大臣石碏设计将州吁骗到陈国,说服陈国国君将其抓住,交由卫国处理。卫国派去大臣,将州吁杀死在了陈国。

例句

失道者必然众叛亲离。


【词语众叛亲离】  成语:众叛亲离汉语词典:众叛亲离

猜你喜欢

  • 鸾鉴

    源见“镜鸾”。指妆镜。鉴,镜子。宋张元幹《兰陵王》词:“想娥绿轻晕,鸾鉴新怨。”亦借指配偶。宋石孝友《行香子》词:“凤弦再续,鸾鉴重窥。”【词语鸾鉴】   汉语大词典:鸾鉴

  • 平子游都

    《后汉书.张衡传》:“张衡字平子,南阳西鄂人也。世为著姓。祖父堪,蜀郡太守。衡少善属文,游于三辅,因入京师,观太学,遂通《五经》,贯六艺。”“安帝雅闻衡善术学,公车特征拜郎中,再迁为太史令。”东汉张衡

  • 输作左校

    《后汉书.党锢列传.李膺传》:“李膺字元礼,颍川襄城人也。……延熹二年征,再迁河南尹。时宛陵大姓羊元群罢北海郡,臧罪狼藉,郡舍溷轩有奇巧,乃载之以归。膺表欲按其罪,元群行赂宦竖,膺反坐输作左校。”李膺

  • 略见一斑

    源见“管中窥豹”。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。《老残游记续集遗稿》二回:“他又好修饰,你瞧他这屋子,就可略见一斑了。”聂绀弩《谈〈野叟曝言〉》:“以后还要引用原文,即使不读全书,也可以略见一斑的。”述补

  • 丹雀瑞昌

    源见“赤雀衔书”。表示吉祥昌盛。晋王嘉《拾遗记.秦始皇》:“又见赤云入于丰 镐,走而往视,果有丹雀瑞昌之符。”

  • 念奴

    五代北周.王仁裕《开元天宝遗事.眼色媚人》:“念奴有色善歌,宫伎中第一。帝(唐玄宗)尝曰:‘此女眼色媚人。’又云:“念奴每执板当席,声出朝霞之上。’”又宋王灼《碧鸡漫志》卷五:“元微之《连昌宫词》自注

  • 本来面目

    原是佛家语,指人有心性、有本分。指要留得原来的心性和本分。 王安国(?-1757年),字春圃(Pǔ普),高邮(今江苏高邮县)人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进士,授编修,升侍讲。提督肇高(今广东肇庆市、高

  • 戴凭席

    源见“谈经夺席”。谓在讲论中拔得头筹的席位。清黄遵宪《感怀》诗:“戴凭席互争,五鹿角屡折。”【词语戴凭席】   汉语大词典:戴凭席

  • 躐胡

    躐:践踏。踩。胡:狼颔下的悬肉。比喻进退不自由。《诗.豳风.狼跋》:“狼跋其胡,载疐( ㄓˋ zhì 至)其尾。”朱熹集传:“老狼有胡,进则躐其胡。”

  • 槎客

    源见“乘槎”。指传说中乘槎泛天河之人。唐罗隐《寄窦泽处士》诗之二:“鳌背楼台拂白榆,此中槎客亦踟蹰。”【词语槎客】   汉语大词典:槎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