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以己为马,以己为牛

以己为马,以己为牛

庄子.应帝王》:“蒲衣子曰:‘而乃今知之乎(蒲衣子,尧时的贤人,王倪之师。而,汝,指向他发问的齧缺)?有虞氏不及泰氏(有虞氏,舜;泰氏,伏羲氏)。有虞氏,其犹藏仁以要人;亦得人矣,而未始出于非人。泰氏,其卧徐徐,其觉于于(于于,自得的样子);一以己为马,一以己为牛;其知情信,其德甚真,而未始入于非人。’”

这段话是庄周借蒲衣子之口,表达对三王之世和五帝之世帝王之道优劣品评之言。具体解释如下:一个叫齧缺的人,去问王倪什么是帝王之道,王以“不知”作答。留缺得此以为妙旨,于是高兴地去告诉蒲衣子,并倾听师道的高见。蒲衣子认为:三皇之世,风俗淳和,统治者不需动智,则可达到无为而治;五帝之世,民风浇竟,统治者需要运智方可达到治的目的。不言自化,无为而治高于德政教化,故说“有虞氏不及泰氏”。按照常理,人以其所好为“是”,以其所恶为“非”。因此,“是人”指以人为是,“非人”指以人为非。故有是非的境界,是属于“有为而治”,而不是属于无得无失,无是无非,无可无不可,那样一种无为而治,自然之治的理想世界。因此,舜治天下,虽内怀仁义之心,以自己奉行的道德,去争取教育众庶;但这种作法,既以一定的是非道德作标准,这当然属于“有为而治”。伏羲氏时情况则不同,此时民性率真,统治者不需以自己的是非道德标准去约束众庶,就可垂拱而治,这就超出了动心智以治民,达到了不入是非的理想境界。在这种理想境界中,人们的智能能够任率自得,情感因此无需矫饰。这种不受任何一定道德标准约束的抽象道德,是最纯真的。显然,庄周所主张的是一种鼓吹无为而治,恢复原始社会状态的乌托邦消极思想。

所谓“以己为马”云云,便是这种乌托邦理想中,忘情于物与我的自在精神状态。后因用为咏忘物与我,一切都无区别的精神思想状态之典。

宋.辛弃疾《卜算子.用庄语》词:“一以我为牛,一以我为马。人之与名受不辞,善学庄周者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囊

    同“青囊书”。唐元稹《易家有归藏判》:“甲志敦素履,学洞青囊,不言非圣之书,忽招诬善之告。”【词语青囊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囊

  • 剡曲舟回

    同“剡曲兴尽”。宋方岳《酹江月.梦雪》词:“剡曲舟回,灞桥诗在,一笑人如昨。”

  • 纱巾酒

    源见“酒漉纱巾”。以纱巾漉酒取饮。形容洒脱不羁的生活方式。元耶律楚材《和黄华老人题献陵吴氏成趣园诗》:“知音谁听断弦琴,临风痛想纱巾酒。”

  • 不谋而同

    亦作“不谋而合”。谋:商议。事前没有商量,而意见或行动却相同。汉献帝建安中,阎行奉韩约之命出使曹操,甚得厚遇,被曹操推举为犍为太守,并让他劝说韩约归降。阎行为表示忠心,把父亲送入京都充宿卫,并游说韩约

  • 斩成安

    《史记.淮阴侯列传》:“信与张耳以兵数万,欲东下井陉击赵。赵王、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,聚兵井陉口,号称二十万。……信所出骑兵二千骑,共候赵空壁逐利,则驰入赵壁,皆拔赵帜,立汉赤帜二千。赵军已不胜,不

  • 鹤柱千年

    同“鹤归华表”。宋张耒《福昌南望》诗:“鹤柱千年无故老,仙棋一局换人间。”

  • 会任之家

    东汉时洛阳为杀人者请托、开脱的一种非法集团。汉代王符《潜夫论.述赦》:“洛阳至有主谐合杀人者,谓之会任之家。受人十万,谢客数千。又重馈部吏,吏兴通奸,利入深重,幡党盘牙,请至贵戚宠臣,说听于上,谒行于

  • 不抗不卑

    亦作“不卑不亢”。不高傲,不卑屈,形容言语行动的有分寸、得体。清代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六回:“他这远愁近虑,不抗不卑,他们奶奶便不是和咱们好,听他这一番话,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。”抗,今多作“亢”。见

  • 涸辙穷鱼

    同“涸辙之鲋”。明张凤翼《红拂记.天开良佐》:“失林飞鸟无投处,涸辙穷鱼转困苦。”见“涸辙之鲋”。明·张凤翼《红拂记·天开良佐》:“失林飞鸟无处投,~转困苦。”【词语涸辙穷鱼】  成语:涸辙穷鱼汉语大

  • 程门飞雪

    同“程门立雪”。鲁迅《书信集.致许广平》:“程门飞雪,贻误多时。”见“程门立雪”。鲁迅《书信集·致许广平》:“~,贻误多时。”【词语程门飞雪】  成语:程门飞雪汉语大词典:程门飞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