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乘桴之想

乘桴之想

论语.公冶长》:“子曰:‘道不行,乘桴(音fú,小筏子)浮于海,从我者,其由(子路)与?”

孔子对学生谈到倘若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,将“乘桴浮于海”。后因将超绝世俗而遗世高蹈的志向称为“乘桴之想”。

清.钮琇《觚賸》续编卷三:“海忠介公(海瑞)之孙述祖,倜傥负奇气,适逢中原多故,遂不屑事举子业,慷焉有乘桴之想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日间不作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

    亏心:违背良心。 指为人正大光明,心里很踏实,所以临事镇定不乱。语出《京本通俗小说.错斩崔宁》:“你日间不作亏心事,半夜敲门不吃惊,便去何妨?”元.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三折:“小衙内诗云:‘日间不做亏

  • 有口皆碑

    《五灯会元.永州太平安禅师》:“劝君不用镌顽石,路上行人口似碑。”后以“有口皆碑”比喻人人称颂。《老残游记》三回:“宫保的政声,有口皆碑,那是没有得说的了。”赵树理《金字》:“我想了一阵,想出个模棱两

  • 走犬亨

    同“走狗烹”。亨,通“烹”。《汉书.蒯通传》:“大夫种存亡越,伯句践,立功名而身死。语曰:‘野禽殚,走犬亨,敌国破,谋臣亡。’”【词语走犬亨】   汉语大词典:走犬亨

  • 列子车

    源见“列子御风”。指风。唐刘禹锡《同乐天和微之深春》诗:“云是淮王宅,风为列子车。”

  • 白鹿随轩

    《后汉书.郑弘传》“〔郑弘〕政有仁惠,民称苏息。迁淮阳太守”李贤注引三国 吴谢承《后汉书》:“弘消息繇赋,政不烦苛。行春天旱,随车致雨。白鹿方道,侠毂而行。弘怪问主簿黄国曰:‘鹿为吉为凶?’国拜贺曰:

  • 钵帒

    同“钵袋”。帒,同“袋”。宋陆游《别建安》诗之一:“三十年来云水僧,常挑钵帒系行縢。”【词语钵帒】   汉语大词典:钵帒

  • 王伯齐

    《后汉书.第五伦传》:“伦后为乡啬夫,平傜赋,理怨结,得人欢心。自以为久宦不达,遂将家属客河东,变名姓,自称王伯齐,载盐往来太原、上党,所过辄为粪除而去,陌上号为道士,亲友故人莫知其处。”后因以“王伯

  • 於陵子灌园

    《史记.邹阳列传》:“於陵子仲辞三公,为人灌园”唐.司马贞《史记索隐》注引《孟子》云:“陈仲子,齐陈氏之族。兄为齐卿,仲子以为不义,乃适楚,居于於陵,自谓於陵子仲。楚王聘以为相,子仲遂夫妻相与逃,为人

  • 过庭之训

    源见“孔鲤趋庭”。指父教。唐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然而少奉过庭之训,长昧克己之方。”唐白居易《与严砺诏》:“秩贵冬官,以表过庭之训;封荣石窌,用旌徙宅之贤。”偏正 本来指的是孔丘教训儿子孔鲤学诗

  • 柏操

    同“柏舟节”。清钱谦益《母旌表节妇常氏赠安人制》:“兰仪永谢,柏操有闻。”【词语柏操】   汉语大词典:柏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