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义愤填膺

义愤填膺

膺,胸。胸中充满了由正义而激起的愤怒。原作“愤气填膺”,后亦作“义愤填胸”。出自唐文宗之语。唐文宗,名李昂(829-840年),唐穆宗第二子。大和元年(827年)在宦官王守澄等人支持下即皇帝位。即位后曾重用李训、郑注等人,希望能铲除宦官,整理朝政。但大和元年(835年)十一月,由李训、郑注等发动的旨在清除宦官的“甘露之变”遭到失败,宦官反倒乘机大杀朝官,并完全控制了唐文宗的行动。十二月,唐文宗至紫宸殿,便对宰相说道:“我每想到贞观、开元之时,再看到今日之事,就常常会胸中充满愤怒。”

【出典】:

旧唐书》卷17下《文宗本纪下》563页:“上曰:‘我每思贞观、开元之时,观今日之事,往往愤气填膺耳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清·李海观《岐路灯》76回:“国家第一要忠臣,义愤填胸不顾身。”


主谓 膺,胸。正义的愤怒充满于胸中。语本《旧唐书·文字纪下》:“我每思贞观、开元之时,观今日之事,往往愤气填膺耳。”周梅森《沦陷》:“那时他们这帮热血男儿们忙着爱国,整日借集会演说,支援国军,根本没功夫搓麻将,看老伍陪太太搓,还~地骂他‘不知亡国恨,只爱搓麻将。’”△用于由非正义的行为所引起的愤怒。→悲愤填膺 怒发冲冠 怒气冲天。也作“义愤填胸”。


【词语义愤填膺】  成语:义愤填膺汉语词典:义愤填膺

猜你喜欢

  • 优孟抵掌

    源见“优孟衣冠”。指模仿,形似。清周亮工《书影》卷三:“工者不免优孟抵掌之诮,拙者至有葫芦依样之讥。”

  • 北山移文

    南朝 齐 孔德璋(字稚圭)有《北山移文》,叙初与周颙(字彦伦)隐于钟山,后周颙应诏任海盐县令,期满进京,欲过此山。孔德璋写《北山移文》,假山神之口,讽刺周颙违背偕隐之约,热衷仕途利禄,若再到此山,定会

  • 刻舷

    同“刻舟求剑”。《南齐书.顾欢传》:“屡见刻舷沙门,守株道士,交诤小大,互相弹射。”【词语刻舷】   汉语大词典:刻舷

  • 殆庶

    《易.系辞下》:“子曰:‘颜氏之子,其殆庶几乎?’”又《论语.先进》:“子曰:‘回也其庶乎!屡空。’”何晏集解:“言回庶几圣道。”后以“殆庶”指贤德者。《后汉书.黄宪传论》:“宪隤然处顺,渊乎其似道,

  • 眼中疔,肉中刺

    同“眼中钉”。元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一折:“我见那穷汉似眼中疔、肉中刺。”《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.白兔记》:“我哥哥嫂嫂见了你,眼中疔、肉中刺。”并列 疔,恶性小疮。眼中的疔,肉中的刺。比喻心目中最痛恨厌

  • 两部蛙

    源见“两部鼓吹”。指鸣叫着的青蛙。宋戴复古《豫章巨浸呈陈幼部提干》诗:“自成鼓吹喧朝夕,输于东湖两部蛙。”【词语两部蛙】   汉语大词典:两部蛙

  • 化鹤飞还

    同“化鹤重来”。宋曾觌《燕山亭.杨廉访生日》词:“蝴蝶梦惊,化鹤飞还,荣华等闲一瞬。”

  • 思玄

    《后汉书.张衡传》:“后迁侍中,帝引在帷幄,讽议左右……阉竖恐终为其患,遂共谗之。衡常思图身之事,以为吉凶倚伏,幽微难明,乃作《思玄赋》,以宣寄情志。”东汉张衡为侍中之职,当权宦官害怕衡居此职对他们不

  • 山林屠贩

    指豪杰之士因不遇于时,或隐居山林,或托身于屠贩。《汉书.王吉传》:“山林之士往而不能反,朝廷之士入而不能出,二者各有所短。”欧阳修《释秘演讨集序》:“山林屠贩,必有老死而莫见者。”

  • 大风曲

    同“大风歌”。唐郑愔《奉和幸大荐福寺》:“欣承《大风》曲,窃预小童讴。”【词语大风曲】   汉语大词典:大风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