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头条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临渴掘井

临渴掘井

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,为时已晚。春秋时,鲁国内乱时鲁昭公被迫出奔齐国。齐景公问他,您这么年轻,怎么会失掉自己的国家呢?鲁昭公回答道,我小的时候,许多人爱我,而我对他们不礼貌。许多人劝谏我,我又出于忌恨而不采纳,因此内外没有辅弼之臣。没有辅弼之臣,巴结奉迎之徒即群拥而上。他们就好象秋天的草一样,虽然枝叶美观茂盛而根基孤弱,秋风一刮,扫地以尽。齐景公觉得他的总结很好,便对晏子说,如果让他重新回国为君,岂不是可以与古代名君相比拟了吧!晏子回答道,不是这样。傻瓜爱吃后悔药,笨蛋往往自己觉得聪明,落水者是因为不了解涉水之路,迷路人是因为事先未问路。水没到顶再问涉水之路,迷了路再去打听,就好象快要打仗了才慌忙打造兵器,吃饭噎着了再去打井,即使速度再快,也来不及了。

【出典】:

晏子春秋·内篇杂上》:“鲁昭公失国走齐,景公问焉,曰:‘子之年甚少,奚道至于此乎?’昭公对曰:‘吾少之时,人多爱我者,吾礼不能亲。人多谏我者,吾忌不能从。是以内无拂而外无辅。辅拂无一人,谄谀者甚众,譬之犹秋蓬也,孤其根而美枝叶,秋风一至,偾且揭矣。’景公辩其言,以语晏子曰:‘使是人反其国,岂不为古之贤君乎?’晏子对曰:‘不然。夫愚者多悔,不肖者自贤。溺者不问队,迷者不问路。溺而后问队,迷而后问路,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,临噎而遂掘井,虽速亦无及已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东汉·张仲景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掘井,斗而铸兵,不亦晚乎?” 明·朱伯庐《朱子治家格言》:“宜未雨而绸缪,毋临渴而掘井。”


连动 到口渴了才来挖井。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、找对策。语本《内经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夫病已成而后药之,乱已成而后治之,譬犹渴而穿井,斗而铸锥,不亦晚乎!”《闽都别记》1回:“现在黄巢作乱,必延至此,莫待~,先生何不同公子早去远避?”△贬义。用于处事方面。→临阵磨枪临渊结网 临时抱佛脚 临难铸兵 江心补漏 大寒索裘 患至呼天 ↔未雨绸缪未焚徙薪 曲突徙薪 防患未然。也作“渴而掘井”、“临渴穿井”。


【词语临渴掘井】  成语:临渴掘井汉语词典:临渴掘井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心一意

    《三国志.杜恕传》“免为庶人,徙章武郡,是岁嘉平元年”裴松之注引《杜氏新书》:“故推一心,任一意,直而行之耳。”后因以“一心一意”谓同心同意;或专心专意,毫无他念。唐骆宾王《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》

  • 东里之颦

    同“东施效颦”。清吕履恒《长歌行送友人游大梁》:“后来者谁可与言,东里之颦邯郸步。”

  • 礼宗

    《后汉书.列女传.皇甫规妻》载:规妻善文能书。规卒时,妻犹年盛而色美。董卓为相,以重礼聘娶,规妻乃轻服诣卓门,辞请。卓威逼之曰:“孤之威教,欲令四海风靡,何有不行于一妇人乎!”规妻知不免,乃立骂卓。遂

  • 出类拔群

    同“出类拔萃”。“《梁书.刘显传》:“窃痛友人沛国刘显,韫椟艺文,研精覃奥,聪明特达,出类拔群。”见“出类拔萃”。《梁书·刘显伟》:“窃痛友人沛国刘显,韫椟艺文,研精覃奥,聪明特达,~。”【词语出类拔

  • 文举识

    源见“荐鹗”。孔融字文举。喻指受到识才者知遇。唐李端《酬晋侍御见寄》诗:“本求文举识,不在子真官。”

  • 恒代遗风

    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.治家》:“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,争讼曲直,造请逢迎,车乘填街衢,绮罗盈府寺,代子求官,为夫诉屈,此乃恒 代之遗风乎?”卢文弨注引阎若璩《潜邱杂记》:“有以恒 代之遗风问者,余曰:

  • 马耳风

    同“马耳东风”。宋陆游《哀病》诗:“仕宦蚁窠梦,功名马耳风。”见“耳边风”。宋·陆游《和范侍制秋兴》:“一生不作牛衣泣,万事从渠~。”【词语马耳风】  成语:马耳风汉语大词典:马耳风

  • 楚王之萍

    源见“楚江萍”。指甘美的水果。唐王维《为相国王公紫芝木瓜赞序》:“又有木瓜在林,味若楚王之萍,大如安期之枣。”

  • 巨鱼纵壑

    参见:纵壑鱼

  • 卫玉

    源见“冰清玉润”。美称佳婿。唐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郁文条而擢彩,藻逸潘花;晔词锋而衒奇,光浮卫玉。”唐黄滔《祭先外舅》:“将仰止于乐冰,冀参差于卫玉。”【词语卫玉】   汉语大词典:卫玉